1853年,慈禧父亲去世,16岁的她扶柩回乡,遇冷眼无数。岂料,路过清河县,知县差役送来200两。知县:送错了! 道光三十年,朝廷内外局势动荡,满清帝国愈发显露出其统治的疲态。这一年,京城大街小巷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息,官员们纷纷打点关系,为自己谋求一条退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惠征的安徽候补道员被革去官职。作为一个候补官员,他本就没有正式的职务,如今更是彻底失去了重回仕途的机会。 惠征一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不得不离开京城,寻求其他谋生之路。然而天不遂人愿,惠征在镇江一病不起,最终客死他乡。 此时的惠征家中,只剩下一位寡妻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大女儿名叫兰儿,年仅十六岁,面对父亲的离世,她不得不过早地扛起家庭的重担。 按照清朝的规矩,官员去世后必须运柩还乡安葬。这对于已经失去经济来源的惠征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母女三人只得节衣缩食,凑足了一些盘缠,雇了一条船,载着惠征的灵柩踏上了归乡之路。沿途上,昔日的亲朋故旧纷纷避而不见,连打个招呼都显得格外吝啬。 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河道上飘荡着淡淡的水雾。这条载着亡魂的船只,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孤寂。 当船只行至清河县(今江苏淮阴)的码头时,一家人发现盘缠已经所剩无几。面对接下来漫长的归乡路程,她们束手无策,只能暂时停靠在码头边。 船夫开始催促运费,码头上的搬运工也在不断讨要工钱。兰儿和妹妹只能躲在船舱里,不敢露面。 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候补道员之家,如今却连最基本的归乡费用都难以支付。码头上往来的船只川流不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 就在惠征家人愁眉不展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一名身着官府差役服饰的人,手捧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来到了船边。 这名差役询问船上是否是某位道员大人的灵柩,得到确认后,便恭敬地将包裹递了上去。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然整整齐齐地放着三百两白银。 这笔数目不小的祭礼银两,来自清河县的知县吴棠。在当时的清朝官制中,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实打实地管理一方的父母官。 这笔银两的来历颇为曲折。原来吴棠本是要送给他的一位老友、湖南道员刘某的家眷。刘某与惠征一样,也在异乡去世,其家人正巧也在这一日经过清河码头。 然而阴差阳错,吴棠派出的差役看到码头停泊着一艘载有道员灵柩的船只,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刘家的船。就这样,这笔原本要送给刘家的祭礼,阴差阳错地送到了惠征家的船上。 差役回去复命,向吴棠报告银两已经送达。吴棠仔细一问,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他立即派人去码头打探,这才知道码头上同时停泊着两艘载有道员灵柩的船。 在封建社会的礼制中,送出去的祭礼是不能收回的,这关系到一个地方官的颜面和声誉。吴棠思虑再三,决定采取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吴棠亲自来到码头,手中又准备了一份三百两的祭礼。他先是来到刘家的船上,按照礼节进行了祭拜,将这三百两银子奉上。 随后,他又来到惠征家的船上。面对这个素昧平生的同僚的灵柩,吴棠同样行了完整的祭礼。对于前一天差役送错的那三百两银子,他只字未提。 在当时的清朝官场中,这样的举动可以说是颇为罕见。一般的地方官员对于路过的官员家眷,往往是能免则免,最多也就是敷衍了事。 吴棠这种主动加倍布施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说他是在刻意结交权贵,也有人说他是在沽名钓誉,但更多的人认为这反映了他宽厚仁慈的本性。 这位清河知县的善举,为两个难堪的家庭送来了及时雨。对于惠征家来说,这笔意外之财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她们继续前行提供了希望。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清河码头发生的小插曲,最终会对清朝的政治格局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就在兰儿回到京城不久,她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咸丰皇帝的贵妃。 由于新皇帝年幼,朝廷需要有人主持大局。在一系列的政治博弈之后,已经成为皇太后的兰儿,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多年的垂帘听政。 权力的天平开始向这位年轻的太后倾斜。在她的执政生涯中,清朝经历了同治中兴,一度出现了复兴的希望。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个在清河码头伸出援手的知县吴棠,也迎来了他人生的巨大转折。 在慈禧掌权后不久,吴棠就开始受到重用。他的仕途之路一路开挂,从一个普通的知县,接连被破格提拔。这种提拔方式在清代官场中并不常见,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很快,吴棠就被提拔为两广总督,统领两广军政大权。不久之后,他又被调任闽浙总督,负责沿海重地的防务。最后,他又出任四川总督,掌管西南重镇。 在同治年间,吴棠的地位可以与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重臣相提并论。这些人被称为"四大名臣",是清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从一个县令到封疆大吏,这样的升迁速度在清朝历史上都属罕见。
溥仪和丝袜美女玩跷跷板,溥仪满脸笑容,看起来玩得很尽兴,婉容一身黑色旗...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