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徐志摩的月薪已高达600大洋,相当于现在的30万,可依然不够陆小曼挥霍,被逼无奈下,徐志摩多次写信劝说陆小曼:我现在每天都在为钱而感到焦虑,希望你能节省一点开支… 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诗人和文学家,其早年的教育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8年,年仅十六岁的徐志摩在家塾接受传统教育,随后进入硖石开智学堂。在这里,他师从张树森,扎实地打下了古文基础,使他在学术上始终名列前茅,成为班级的佼佼者。这段时期,徐志摩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古典知识,也培养了他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卓越的记忆能力。 两年后的1910年,年满十四岁的徐志摩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前往杭州的求学之路。在表叔沈钧儒的介绍下,他考入了杭州府中学堂。这所学堂后来于1913年更名为浙江一中,现今已发展成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在这里,徐志摩与同班同学郁达夫、厉麟等人一起学习,共同度过了充实的校园生活。 在杭州府中学堂期间,徐志摩对文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卓越的才华。他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了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首次展示了他对文学的深刻见解。他在文中阐述了小说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主张大力提倡小说创作,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的第一篇作品,也标志着他文学梦想的起步。此外,徐志摩对科学同样充满热情,曾发表《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章,体现了他多方面的兴趣和广泛的知识面。 1915年夏,徐志摩从浙江一中毕业后,考入了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这所学院是沪江大学的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尽管在上海浸信会学院的学习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但徐志摩天性好动,未能在此安心完成学业。1916年秋,他决定离开上海,前往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学。这一决定不仅展现了他对法律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不断探索自我兴趣和职业方向的精神。 1917年,北洋大学的法科正式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随之转入北大继续深造。在北大度过的两年时光,对他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他不仅深入钻研法学,还学习了日语、法语和政治学,同时广泛涉猎中外文学作品。这段时期,徐志摩的文学兴趣再次被点燃,他开始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欣赏文学的多样性与深度。 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不仅丰富了徐志摩的知识储备,也拓展了他的思想视野。他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徐志摩深知,文学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社会变革的有力工具。他在学术和思想上的不断探索,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和创作风格。 在北大期间,徐志摩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与社会名流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通过张君劢和张嘉璈的介绍,他有幸拜梁启超为师,并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对徐志摩的影响深远。在徐志摩心目中,梁启超不仅是知识上的导师,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然而,尽管师徒关系密切,两人在思想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徐志摩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追求个人理想和自由,尤其是在婚姻和爱情方面,他坚定地追求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思想上的独立和对自由的渴望,使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 1929年,一段不平凡的爱情在上海滩上演。著名诗人、学者徐志摩,不顾父母的百般阻挠,执意与陆小曼结为连理。徐志摩的父亲是个富商,对儿子娶了自己看不上眼的陆小曼这件事十分不满,便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持。徐志摩别无选择,只能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妻子。 徐志摩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月薪300大洋。这在当时已是不菲的收入,足以让一对夫妻过上优渥的生活。然而,陆小曼却不是一般的女子。她酷爱上海的摩登时尚,坚持要在上海安家。于是,他们在上海租下了一栋三层小洋楼,月租金就高达100大洋。 陆小曼过着标准的名媛生活,她身边有一大帮人伺候。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享用佣人精心准备的美食,下午听戏打麻将,晚上赶去参加舞会。为了出行方便,她还雇了专职司机,配备了私家车。据说,光是佣人、厨师和家庭医生,就有十几号人。 尽管徐志摩像蜜蜂一样勤恳,但赚来的钱仍然远远不够陆小曼花销。在拼命赚钱的同时,徐志摩开始节衣缩食。曾经,他也是个讲究穿着打扮的人,对服饰要求一季一换。但自从和陆小曼结婚后,他很少再买新衣服,朋友们常常看到他穿着打了补丁的旧衣服。 为了给妻子省下一张来回机票钱,徐志摩多次恳请陆小曼与他一同返回北京,免得自己两地奔波。可陆小曼醉心上海的繁花似锦,对丈夫的请求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徐志摩只得多次给陆小曼写信,袒露自己的焦虑:"我现在每一天都在为钱而发愁,希望你能節省一点开支……"字里行间,满是作为丈夫的无可奈何。
1929年,徐志摩的月薪已高达600大洋,相当于现在的30万,可依然不够陆小曼挥
叨客文史呀
2025-01-20 16:36: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