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逆袭与担当,你身边有吗?
去年夏天,我侄子在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中,结识了来自四川偏远县城的晓峰。他的家境贫寒,父母在县城菜市场经营着一个小摊位,靠着微薄的利润维持家庭生计。
为了尽快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晓峰高考后毅然选择了定向培养的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成为了县城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每月拿着6300元的工资,加上2万元的绩效考核奖,一年的工资到手收入约为95600元,除此之外,公积金每月1380元,每年16560元。
在当地,这笔收入虽然不算丰厚,但足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彼时,晓峰的妹妹正在外地上大学,他每月都会按时给妹妹转去生活费。父母由于长期操劳,身体大不如前,摊位的生意也逐渐冷清,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晓峰的肩上。
可晓峰却从未有过丝毫抱怨,他常说:“父母为了供我和妹妹读书,付出了太多心血。小时候,家里为了给我凑齐学费,四处奔波借钱的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现在我有能力了,照顾他们是我应尽的责任。”
晓峰的故事让我深思,在生活的重压下,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前行?是亲情的羁绊,还是内心深处的那份责任感?大家身边有没有像晓峰这样,在平凡生活中展现出不凡担当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