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的这篇《vivo经销商的一年:渠道内耗、利润下滑、高端难卖》,里面有一些信息很有意思,摘录跟大家分享
1、小米采取“一县一商”政策,同一县城小米仅授权一家小米手机体验店,开业前投资成本约在几十万,授权门店综合毛利率约在10%。
2、向经销商大批量压货和配货是某大厂常见做法。某大厂研发的AI算法、招聘的211和985高才生全用来“算计”经销商。该品牌一年爆款机型可能有两三款,门店若想拿到该爆款机型,需按比例强行搭配该厂商的老款机型和相关生态产品。即使某款机型、生态产品或价格倒挂或大概率会滞销,同样会强行压货,否则对经销商降级。影响在于,外层经销商和核心经销商分货数量不同,尤其是在热门爆款、利润较大的机型上。该大厂的生活体验店,动辄300万元才能落地。若选择退出,面对动辄百万或千万库存如何消化,同样是难题。
3、和该大厂分家的另一厂家,多少也有该大厂的“基因”。
4、vivo热门机型不同渠道基本都能拿到货,只是因经销商等级不同到货时间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vivo对经销商保价。区域市场上某款机型滞销、厂家应对其他手机价格战主动降价等,均会对经销商补贴。换言之,从vivo进货大概率不会赔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vivo授权体验店门店综合毛利率只有10%。
kaka
如果你说的某大厂是华为的话,要不要再讲讲华为的爆款机型只在自己商城上放少量的货,把资源倾斜给线下经销商,回馈他们在制裁期间没货可卖却仍又不离不弃
爱的沧桑
猴子又出来黑友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