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4日下午,蒋介石正在官邸召开军事会议。参会的顾祝同收到最新战报

史记峰会 2025-01-19 23:55:39

1948年11月24日下午,蒋介石正在官邸召开军事会议。参会的顾祝同收到最新战报,他看了后大惊失色,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接过电报向蒋介石报告说:“黄维兵团在向固镇方向转进时,被共军包围于双堆集地区。” 蒋介石一听就大发脾气:“胡说,不可能。”参会者无人敢接话,接下来是一阵难堪的沉默。 等蒋介石怒气稍息后,郭汝瑰才谨慎地说:“请总统宽心,黄维将85军各部布防在双堆集外围,在18军的前方形成了一个防护圈。目前防线非常坚固。” 当时,12兵团的85军(军长吴绍周)第23师就被黄维安排在双堆集东南的一个角落里,师部则挤在一间茅草屋里。该师事实上充当了承受解放军第一波打击的目标,多次受到重击,损失惨重。23师原是湖南部队,其背后是18军阵地,戒备森严,进出要得到18军的许可,极为不便。 23师官兵认为这是18军对他们的监视,早已心怀不满,再加上空投的粮弹有限,黄维给予23师的数量很少,更激起了官兵的愤懑。23师曾几次因弹药打光了,师长黄子华亲自出面向18军军长杨伯涛请求支援,但18军在弹药十分富裕的情况下竟一粒不给。到了12月5日以后,23师处于弹尽粮绝、饥寒交迫的窘境。这时,解放军又向23师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对于23师所处的危境,18军不仅不予支援,反而倍加防范,使23师上下一片愤慨。 就在此时,师长黄子华收到了廖运周的来信。廖运周原是85军110师师长,和黄子华私交不错,在黄维兵团被围不久,廖运周率110师(缺一个团)5000多官兵于11月27日清晨起义。 廖运周在给黄子华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起义是光荣的,解放军不咎既往。”廖运周的来信深深打动了黄子华,他整整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就让人把副师长周卓铭请了过来,把信递给他看。周卓铭看完信,看看黄子华的脸色,轻声说:“师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110师起义,为什么我们不能?” 但这时,黄子华还没有最后下决心,同时也怕走漏消息,便说:“不要多言,小心被人听见。”对周卓铭的回答,黄子华是很满意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解放军的政策,他又秘密派他的副官杨耀华越过火线,找到廖运周表达了黄子华的对起义或投诚后的一些担心。 为了打消黄子华的疑虑,解放军立即派出一名代表,随杨耀华来到23师师部,对黄子华进一步做争取工作。 杨耀华对黄子华说:“解放军确实很好,热情诚恳,并已派人同来。” 黄子华深感解放军的诚意,答应起义投诚。同时,向解放军代表提出了“安置伤兵、暂不公布消息、按各人志愿去留和行动前全师武器装备均由黄子华个人负责”的四点要求,解放军代表一一答应了黄子华的条件。 12月8日晚,黄子华率23师残部撤离战场,解放军则顺利接替该部进入阵地。 23师的阵地既是黄维兵团核心部队第18军防卫的前沿,也是第85军防守阵地的中心。黄子华的起义投诚,不仅使18军阵地失去了一块挡箭牌,全部阵地暴露无遗,也使解放军钻到85军腹地,并对85军的阵地发起了突然袭击。 吴绍周的85军残部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快土崩瓦解。12兵团司令黄维和副司令胡琏在听到黄子华率部投诚后,两人好长时间惊得说不出话来。 黄维兵团的主力就是杨伯涛的第18军,自11月下旬被围开始后,该军就担任对其他各军的策应任务,配合战车和炮兵,屡次向解放军反扑。 为了给黄维打气,蒋介石派次子蒋纬国飞到双堆集上空,用无线电台和18军战车营营长通话,谎说各路大军即将到达,要他们奋斗到底。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也成天在双堆集上空盘旋。但黄维兵团的反扑行动只能在白天进行,一到了晚上,又完全是解放军的天下。 黄维看到阵地前面的村庄被解放军利用作为攻击据点,曾抽调了几个团,由杨伯涛指挥,在飞机、战车和炮兵的掩护下,进行了猛烈的反扑。在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后,才把几个村庄夺回,并施以彻底的破坏。南京的国防部则借此宣传,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周边实施了“蹂躏战术”,战果极大。 12兵团被围后,上下官兵无不怨声载道,士气非常低落。双堆集除了村庄可以作为火力点外,外围都是空旷的地形,包围圈内的国军拥挤在十几个村庄中,粮食供应全靠空运。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之下,12兵团伤亡惨重。 在最外围的吴绍周85军全线崩溃以后,12兵团的14军(军长熊绶春)成了解放军的主攻目标,为了保住核心部队18军,黄维不得不让14军接替85军挡在18军前面。 12月11日,解放军对14军阵地发起总攻,14军覆灭,军长熊绶春在突围中被乱枪打死,副军长谷炳奎、参谋长梁岱被俘虏。 85军、14军先后被歼灭后,黄维的第12兵团就只剩下了杨伯涛的18军和覃道善的第10军还在顽抗。 鉴于18军火力强大,解放军采取土方作业,不断逼近阵地前沿。18军军长杨伯涛对黄维无奈地说:“共军夜挖工事,一夜推进几十米,甚至一二百米。我们这点地盘,哪经得住他们这样没日没夜地蚕食呀!

0 阅读:236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