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康角度来看,人到底需不需要锻炼?有研究表明,人一生的心跳次数大约为30亿

芙蓉营养养 2025-01-19 14:55:29

从健康角度来看,人到底需不需要锻炼?

有研究表明,人一生的心跳次数大约为 30 亿次。如果人一生的心跳是有限的,那是不是心率越慢,活得越久?锻炼对长寿真的有用吗?

专家赵泠的这篇回复我比较认同。

如果人们只打算活到性成熟、不在乎寿命,那就不需要锻炼。

统计显示,锻炼有助于延长一般人的总寿命和健康生存寿命。这不保证你锻炼了就一定能长寿。

这不限于刻意进行体育锻炼,在统计上,每天步行约 5000 到 7000 步与降低全因死亡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

有研究对 2110 名成年黑人和白人进行的一项研究,参与者入组时年龄 38 至 50 岁,佩戴加速度计测量其步行状况,平均随访时间 10.8 年。

结果显示,与每天步行少于 7000 步的参与者相比,每天步行至少 7000 步的参与者的死亡率降低了 50% 至 70%;

另一份研究是对 15 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每天步数的增加,60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的死亡风险逐渐降低,直至每天 6000 到 8000 步,走更多不会继续降低死亡率;60 岁以下的成年人的死亡风险降低趋势延伸至每天 8000 到 10000 步,走更多不会继续降低死亡率。

每周进行数次合计持续时间较长的轻中度锻炼或数次合计持续时间较短的爆发式高强度锻炼,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爆发式高强度锻炼本身有一定风险,但在统计上风险小于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身体素质较差的人无法有效爆发式锻炼的影响。

在 2015 年调查的 216 位长沙百岁老人(当时长沙百岁老人共 248 人,每人都发了调查表,回收到有效填写的调查表 216 份)中只有 31.48% 报告说自己常锻炼,且「锻炼」有 56.02% 以散步为主,没有一人从事剧烈运动;他们大多认为劳动不可太过,运动宜适可而止。

在问及「锻炼对长寿的作用」时,32.4% 认为「有一定作用」,没有一人认为起决定性作用。

「研究表明人一生的心跳次数大约为 30 亿次」的说法是二十世纪老谣言,数值是拿人的平均寿命跟平均心率乘出来的。

这类说法脱胎于称所有非冬眠哺乳类和鸟的心跳次数有一定统计关系的不严谨论文,实际上的变化范围十分巨大、缺乏统计价值。

一般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约 60 到 100 次每分钟(其中大部分人在 70 到 90 次)。1970 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为 70.81 岁(男性 67.1 岁,女性 74.7 岁),以 80 次每分钟乘以 70.81 年(考虑闰年后约 3724 万分钟),可得心跳次数约 29.79 亿次,四舍五入得到 30 亿次。

2022 年 7 月 5 日,卫健委称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 77.93 岁。你用 80 次每分钟去乘,会得到心跳次数约 32.79 亿次,四舍五入得到 33 亿次,比所谓「研究表明」的多了十分之一。

你可以想象百岁老人的数据会是什么样。

百岁老人的心率并不慢于常人。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不会随正常衰老而显著变化。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记录的八位百岁老人的心率分布在 73 到 79 次每分钟,让心脏每分钟跳 73 次地跳动 100 年会得到约 38.4 亿次心跳,跳动 105 年就会突破 40 亿次。

这谣言容易让一部分人相信的主要原因是人安静时心率过快的现象经常来自心血管疾病,那些疾病会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次要原因是人们知道老鼠等短寿命哺乳类的心率很快,但不是谁都知道一些寿命超过 40 年的蝙蝠的心率同样非常快。

「只要运动就会心跳加快,无论是剧烈运动还是放松运动」的说法,忽略了经常锻炼会让人的静息心率减慢。

人的心跳次数并无特殊上限,用寿命乘以心率算出的马后炮数值会被不断刷新。

限制摄入的热量(包括减少每日摄入量和较长的饮食间隔)或增加运动量到刺激 Sirtuins 蛋白活跃的程度,可以改善细胞的表观遗传衰老状况,延长多种实验动物的寿命。 芙蓉营养小课堂 减肥[超话]

0 阅读:57
芙蓉营养养

芙蓉营养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