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过度依恋:爱对方,还是爱自己? 在亲密关系里,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感觉自己完全离不开对方,每分每秒都渴望黏在一起。这种过度的依恋和爱,看似深情,实则暗藏玄机。实际上,这并非源于你对他的爱有多深刻,而是你将自身需求毫无保留地投射到了他身上,根源在于你对自己的忽视。并且,常常我们倾心喜欢的人,对我们并不十分在意,也很难同等地喜欢上我们。这样的付出,实在不值得,甚至显得有些愚蠢。 从前爱的匮乏,会在我们心底种下一颗不安的种子。带着这颗种子长大的人,在恋爱中往往容易紧紧抓住一个人不放手,即便清楚对方并不愿意,甚至会给自己带来不断的美好,却依旧难以割舍。 那么,为何会如此呢? 因为我们没能从童年的分离创伤中走出来,心智仿佛永远停留在了与父母高度融合的阶段,小时候内心的那个小孩,抗拒着长大。 小时候缺乏被照顾、被看见的经历,使得我们难以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和完整的人格。于是,我们停留在对亲密关系有着高融合需求的早期依恋模式中,极度渴望与他人深度绑定。成年后,这种依恋模式被带入到恋爱关系里,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伴侣紧密相连,仿佛没有对方,生活就会陷入无尽的恐惧与混乱。 我们以为自己在寻找甜蜜的亲密关系,实则是在追寻童年时与父母那种高度融合的依恋感。正因如此,我们在感情里患得患失,控制欲爆棚。归根结底,是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让我们内心极度渴望那种深度绑定的依恋关系,一旦缺失,便会陷入不安、迷茫与焦虑之中。 我们把离不开他人的需求投射到伴侣身上,过度追求一种融合共生的虚幻感觉。表面上看,我们似乎爱对方爱得深沉,可实际上,这不过是在满足早年那些被忽视的需求,并非真正的爱。我常说,亲密关系的本质,其实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当自身不够完整,内心需求存在创伤时,切勿幻想从他人身上获取填补。 如果连自己都未曾正视过去受伤的自己,没有察觉到内心真实的需求,又怎能真正看见爱呢? 只有先看见自己,也看到彼此的需求,我们才具备真正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那是浓烈炽热的爱情,实则不过是未被看见的自我需求投射出的幻影,是一种可怕的控制欲,而非纯粹的爱。 一直以来,我总在迷茫中徘徊,总觉得内心空荡荡的,仿佛缺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曾经我四处寻觅,以为能在别人身上找到填补内心空缺的答案,后来才明白,根本没有人能成为我的救命稻草,真正能拯救自己的,只有我自己。 在内心缺失的那段日子里,我仿佛迷失在了大雾之中,找不到方向。我忘记了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忽略了那些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但现在我懂了,读书、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认知,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到生活的美好。 我也明白了,爱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给予。当两个人携手同行,相互扶持,一起去面对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时,所有的困难好像都变得没那么可怕了。就像那句“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你,是我莫大的幸运,但若遇不到,也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再盲目地取悦他人,不再过度依赖别人,也不再一味地顺从。做自己,见天地,让自己本自具足,才能是真的爱自己,才能真的去爱别人。
亲密关系中的过度依恋:爱对方,还是爱自己? 在亲密关系里,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
书雁聊人啊
2025-01-19 11:16: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