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法国,“法兰西斯坦”是最致命的“法式浪漫”

---游历巴黎,看到浪漫与伊斯兰化并存引子:2023年7月1日 ,一位名叫侯赛因·乌玛尔的法国议员提议将法兰西共和国改名

---游历巴黎,看到浪漫与伊斯兰化并存

引子:2023年7月1日 ,一位名叫侯赛因·乌玛尔的法国议员提议将法兰西共和国改名为“法兰西斯坦”,一时全球震惊。“斯坦”是波斯语对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一般称谓,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而这位议员名叫“侯赛因”更是伊斯兰阿拉伯人的通常命名。

前言

法国基督教殉道者之战

在上一西班牙篇中讲到,公元732年,被基督教誉为“基督教战士”的法国领袖“铁锤”查理,通过“殉道者之战”成功将穆斯林赶出法国,不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1000多年以后,穆斯林们正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入侵法兰西。

还是在H公司时,被安排出差德国,欧洲杯之际,从德国来到法国观看欧洲杯决赛,顺便游历下巴黎。当时新闻上闹得沸沸扬扬法国正在“伊斯兰化“,借这次机会一探究竟。

法国,东邻德国、比利时与意大利,西面比斯开湾,西南接西班牙,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

公元五世纪后,“铁锤查理”之孙,查理曼大帝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也即法国历史的真正开端。而法兰克王国后来分裂,就是现在西部的法国,东部的德国、奥地利,而中部则分裂为意大利、瑞士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而后法国著名的继任者,无论是路易十四还是拿破仑,都是欧洲一大霸主,甚至其影响力覆盖全球。法语成为欧洲上层社会首崇的语言,在外交、科学和文学上皆为最为通用之语言,直至20世纪才渐为英语取代。但是法语至今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足球联合会等等。这也是法国到现在自傲,保持“五眼联盟”外独立自主的缘由,一切都是历史的光荣与梦想。

巴黎游览

我是从德国纽伦堡出发,在法兰克福中转,总共需要差不多7个小时才能到。

德国铁路的高速铁路火车,ICE(InterCity Express),城际高速铁路。速度300左右,算是德国最快的铁路了。不过准点率比较一般,经常性的晚点,坐过几次,单从硬件来说,总体体验不如国内。

一出巴黎东站,处处是黑色面孔

去地铁站路上穿Hijab(希贾布)头巾的穆斯林女性

中午近一点到的巴黎东站,球赛是晚上,打算先去看看凯旋门、埃菲尔铁塔,需要搭乘地铁。一出巴黎东站,走在马路上恍惚间以为到了北非,大多数是黑人和穆斯林。后来才知道因为巴黎东站位于第十区,算是比较郊区,号称“仓库区”。因为难民引入和旧殖民地移民计划,导致大量移民都居住在这些巴黎非核心区。

搭乘地铁地铁票,公交、市内铁路、地铁一体的。

地铁站也到处是穆斯林

由拿破仑于1806年下令兴建,以纪念1805年法军击败俄奥联军的胜利。罗马文化的继承,很多在罗马文化圈的国家都有这一传统,包括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及北非罗马帝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有这类凯旋门,为了庆祝战争胜利。

门体上刻有法国大革命战争及拿破仑战争期间660名法国将领与158场战役,记录了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军事历史。

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穆斯林

埃菲尔铁塔的地标性很明显,基本在巴黎市区都能看到

欧洲杯期间,埃菲尔铁塔门票也是宣传欧洲杯

埃菲尔铁塔建造于1889年,为了彰显法国工业革命成果,及对1889年世博会宣传。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费参观的名胜古迹,我们几个人排队等了2个小时才上去,不过刚好傍晚能看到巴黎更美的夜景。

夜晚的埃菲尔铁塔,气势磅礴

因为这次主要是为了看欧洲杯,所以很多景点草草一览。但是印象最深的却是这边的大量黑人和穆斯林,尤其是对比我们去过的西班牙和德国,很少看到巴黎这么严重的情况。难道法国真的是网上所说的Francistan “法兰西斯坦”?

真的法兰西斯坦?

网友恶搞,法国国旗+阿拉伯语+阿拉伯弯刀+清真寺

历史缘由,这一切都得从法国历史殖民地及地中海势力圈说起。历史上,法国的殖民地在地中海范围内,主要是集中在北非。二战时,作为现代法国的前身自由法国的戴高乐流亡政府正是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开启了反攻巴黎。而北非自从倭马亚阿拉伯帝国以后,整个区域已经基本伊斯兰化。战后,作为常任理事国的法国,一直将前殖民地北非视作其主要的实力范围来经营,双方的交流、移民、文化、经济等往来频繁,导致大量穆斯林移民和难民涌入法国。比如我们知道的足球巨星齐达内、本泽马、亨利、里贝里等都是北非穆斯林移民。

20世纪起法国迎来大规模的移民,这使得法国社会趋向多元化。仅自1921年至1935年间,法国便迎来110万净移民;在20世纪60年代,阿尔及利亚战争又导致大约160万移民法国,而一些西班牙、葡萄牙、北非及西非人也趁此移民至法国。

每百万人清真寺数量,法国是西欧最多的

可能作为基督教正统的古罗马继承者意大利,意大利的反穆斯林是做的最好的。

穆斯林移民数量持续增长,2008年,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和法国人口学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法国有大约500万意大利裔、300万至600万北非裔、250万非裔(黑人)以及20万土耳其裔。

现今法国仍是主要的移民目的地之一,每年大约接收20万合法移民;法国亦是西欧重要的难民接收国及庇护寻求地,2022年大约有32万移民,大多数来自非洲。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2008年的估计,法国国内第一代移民总数为500万,占总人口8%;第二代及后代移民约650万,占人口的11%,因此从目前来看,法国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为移民(其中约有400万北非裔)。

因为恐怖袭击,网友比喻西欧旅行堪比“排雷游戏”

从2015年开始,法国全国范围内大量的恐怖袭击事件,伤亡几百人。正是大量移民引入到国内,引发的极端冲突。

法国内政部估计的人数是500至600万(8-10%),在法国监狱服刑的囚犯估计有约70%是穆斯林。

法兰西正在被穆斯林女性征服

新生儿的影响,法国自2006年至2011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高于其他欧洲国家,移民人口生育率为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于2010年,法国本土27%的新生儿中至少有父母一方为外国出生,并有24%新生儿的父母至少一方出生于欧洲以外地区。

那么这些穆斯林大量移民、后代的生育,导致穆斯林人口在法国大量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法国穆斯林化的深层缘由

网友恶搞,被清真寺金塔顶、阿拉伯白袍包裹的埃菲尔铁塔

除了北非作为法国势力范围经营的需要,还有一个原因是,作为“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启蒙思想中的“相信普世价值,且普世价值可以在理性基础上建立;及自由与平等的世界观”,深深地刻入法国人的基因。这也是“伊斯兰化”的一个影响因素。

而后在法国发展的“浪漫主义”更是法国被冠于“浪漫法兰西”。及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宣言》对后世的影响至深。

这三个思想深深影响了现代世界社会,也是民权的真正开端。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现代化,那么这三个思想为进一步工业革命和世界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法国人有理由自豪和骄傲。

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印在部分法郎、欧元硬币上。

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印在了法国人的DNA中,进而影响了法国对待移民政策,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放宽移民政策,给予移民永久定居权,遂迎来新移民(大多数来自北非的为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这些穆斯林国家)。放开移民亦导致社会问题,数十万穆斯林享受补贴的同时,拥有着高失业率,这个现象在大城市最为明显。法国放弃同化政策,不再强制要求移民遵守法国传统价值观以及文化规范。政府允许移民保留他们自己的文化习俗,仅需融入社会。根据法国法律,大规模统计民族与血统资料是被禁止的。这项法律源自1789年的大革命,在1958年宪法中被重申。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原因,法国白人的出生率连年降低,导致劳动力缺失的预期不好,所以引入大量移民,尤其是劳动密集和服务业,充斥着大量黑人和穆斯林。

未来是否会彻底伊斯兰化

个人认为彻底伊斯兰化没有可能性,如下几个原因

基督教还是为人口主体,2012年的,总共60%的法国人信仰基督教,20%的人口无信仰或为无神论者,13%的人口为不可知论者,6%的人口为穆斯林。

法国政坛、航空、军事、能源、汽车制造等这些高端领域,都还是把控在本土白人手里。

移民二代的伊斯兰宗教意识在淡化,潜移默化中被同化,比如足球球星齐达内、博格巴很少以穆斯林示人。

之所以法国被调侃为“法兰西斯坦”,主要是因为之前的恐怖主义频频爆发;而类似足球运动这类体育运动,法国队很少有白人。世界未来还是走向大融合,无论通过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等,不同的国家融合方式不一样,但是主体民意很难轻易被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