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大清官员陪同毛主席游玩天坛,突然毛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大清官员的回答绝了…… 1949年9月19日,北京的天气开始转凉,秋风吹过天坛古柏,树叶沙沙作响。陈毅驱车来到六国饭店,邀请82岁的张元济前往天坛,共同陪同毛泽东主席游览。 当一行人抵达天坛时,毛泽东已在祈年殿外等候。他坐在一处简易的木板棚子里,面带微笑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毛泽东站起身来,走到张元济面前亲切握手。他向在场的所有人介绍道:"我给诸位介绍一位清朝的翰林:这位是张元济先生。" 随着掌声响起,毛泽东转头看着张元济,半开玩笑地说:"下面,我们请张元济老先生给我们讲讲,他是如何考翰林的、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好不好?" 张元济轻轻一笑,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说道:"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清朝的翰林,大概等于现在的大学教授。一个普通的教授,怎能随便见到不可一世的慈禧呢?" 这番机智幽默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毛泽东欣赏地点点头,提议大家先在天坛合影留念。 1867年农历九月,张元济出生在广东的一个浙江海盐籍家庭。十四岁时,他随母亲回到浙江老家,在当地望族的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二十五岁时,张元济与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同科考中进士,成为清朝翰林。凭借着出众的才学,年轻的张元济很快展现出不凡的能力,为光绪皇帝收罗西方新学书籍,在戊戌变法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张元济因参与变法而陷入危险境地。在李鸿章的帮助下,他转危为安,并被推荐给盛宣怀,进入南洋公学担任译书院院长。 在南洋公学期间,张元济积极推动西方著作的翻译工作。他与著名翻译家严复多次商讨翻译事宜,促成了《原富》等重要经济学著作的中译本出版。 1901年,张元济的人生迎来重要转折。他离开南洋公学,加入了上海的一家小型印刷企业——商务印书馆。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为中国近代教育出版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创立编译所,组织翻译了大量西方社科著作。他认识到,中国的变革不仅需要培养人才,更需要通过出版事业开启民智。 张元济组织编纂的《最新小学国语教科书》一经推出就取得巨大成功。这套教材无论是内容、观念,还是体例、插图,都远超当时市面上的其他教材,首印4000册在短短几天内就销售一空。 为适应辛亥革命后的时代需求,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主持下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这套教材大力倡导爱国、平等、自由等理念,十年间销量达到惊人的七八千万册。 在张元济的带领下,商务印书馆还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综合性辞书《辞源》的编纂工作。这项耗时八年的浩大工程,对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出版古籍是张元济另一项重要贡献。在他的支持下,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了《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初编》等重要典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1926年,张元济提出一个富有远见的建议:将商务印书馆的藏书楼改名为东方图书馆,并向公众开放。这一决定使数百万读者受益,虽然这座图书馆后来不幸在战火中被毁,但它开创的文化普及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从大清帝国的衰落到民国的动荡,再到新中国的建立,张元济的人生经历跨越了中国最激烈的历史变革时期。1949年8月,年过八旬的张元济接到了参加新政协会议的邀请。 陈云亲自拜访张元济,邀请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化教育界前辈参加新政协会议。作为特邀代表,张元济欣然接受邀请,展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支持。 1949年10月1日,张元济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当天下午三点,他在城楼东侧就座,亲眼目睹了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庄严时刻。 开国大典当晚,张元济在六国饭店写下一封致毛泽东主席的信。信中既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的祝贺,也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9月19日,张元济与毛泽东的天坛之行成为了一段佳话。两位年龄相差近30岁的人,一位是清朝的老翰林,一位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古老的天坛展开了深入交谈。 毛泽东向张元济提到,自己年轻时曾阅读过许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其中的《科学大全》让他获益良多。两人就清朝的历史、变法维新的经过以及传统文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元济在1959年8月走完了他93年的人生历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写下了一副意味深长的挽联:"好副臭皮囊,为你忙着过九十年,而今可要交卸了。这般新世界,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
1949年9月,大清官员陪同毛主席游玩天坛,突然毛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
爱吃凉历史
2025-01-18 23:36:43
0
阅读: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