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日本专家到攀钢考察,竟要拿优质钢材换没用的高炉矿渣,正当众人以为逮着

历史瞭望解码 2025-01-18 19:16:05

1972年,日本专家到攀钢考察,竟要拿优质钢材换没用的高炉矿渣,正当众人以为逮着了便宜时,国家却给出批示:“不换!”更加出人意料地是,日本人被拒后,仍不死心,竟跑去金沙江里打捞…… 1972年,中日关系慢慢变好了,还签了《中日联合声明》。那时候,咱们国家正使劲儿发展钢铁工业呢,特别是四川攀枝花的攀钢厂,因为技术好、产量高,在全国都挺有名的。为了学习交流,日本就派了个专家团来攀钢看看。这事儿不光关乎攀钢的面子,还代表着咱们国家的形象呢。工人们想着以前的抗日战争,也盼着以后的好日子,都使足了劲儿准备迎接日本客人。 等日本专家团一到攀钢,也没咋关注技术方面的事儿,看起来有点儿心不在焉。结果厂长带他们走到一堆高炉矿渣那儿时,专家们眼睛立马就亮了,脸上还笑开了花。然后,他们居然说想用好的钢材来换这些被认为是废物的矿渣。这一下,厂长和工人们都愣住了:日本人咋会拿宝贝钢材来换这些破烂矿渣呢?厂长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赶紧跟上面说了。这事儿很快就被周总理知道了。总理一看就觉得有问题,心想日本那么精明,怎么可能做亏本生意,这些矿渣里肯定有啥宝贝。于是,他立马拍板:“咱不换!”还让人盯着,不让钢厂随便扔矿渣,又叫中科院的专家赶紧研究这些矿渣里到底有啥。 可日本人还不死心。听说矿渣都被倒进金沙江了,他们竟然派人到黄浦江去捞。这事儿让咱们更警觉了,总理马上下令,矿渣一粒都不能外流。 中科院的研究员们加班加点,终于弄清楚了:这些矿渣里藏着钒、钴、镍这些值钱的金属,用处可大了,能做军事武器、汽车,还能用在国防上,对国家来说特别重要。日本地方小,资源少,但提炼金属的技术厉害,所以他们才这么急着想要咱们的矿渣。这段往事就像是中日关系的一个小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道理:有些东西,表面看起来没啥用,可实际上可能藏着大宝贝。那时候的人们可能想不明白,为啥国家就是不肯换,但正是这份小心和远见,让咱们没丢了那些珍贵的东西。这事儿就是在说,遇到外面的诱惑时,咱们得清醒点,守住自己的底线,这样才能真正守护好国家的利益和未来的机会。

0 阅读:16297

评论列表

华丽转身

华丽转身

44
2025-02-03 16:58

被扔进金沙江,日本人却去黄浦江去捞废渣,果然是水往低处流。

用户11xxx74 回复 02-06 19:10
要是就在中国沿海打捞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41
2025-02-03 18:44

铸剑为犁

铸剑为犁

24
2025-02-03 20:53

攀钢钒钛,听过没有?含好几种稀土呢

用户72xxx22

用户72xxx22

18
2025-02-03 15:42

捡垃圾、有头脑的都能成为大企业家👍🏻👍🏻👍🏻❤️❤️❤️❤️

海心

海心

16
2025-02-03 22:24

矿渣被倒进“金沙江”,他们派人到“黄浦江”去捞,😸😸😸你是想笑死老子吗?

用户13xxx55

用户13xxx55

14
2025-02-04 20:13

这个事情确实是真实的!只不过小编把“金沙江”搞成了黄浦江。

用户14xxx66

用户14xxx66

9
2025-02-05 03:35

矿渣穿越千万里

柳絮飞

柳絮飞

4
2025-02-04 21:16

说明日本人不会捡漏。

骑田大圣

骑田大圣

4
2025-02-13 15:47

“可日本人还不死心。听说矿渣都被倒进金沙江了,他们竟然派人到黄浦江去捞”。问题是矿渣都倒进金沙江了,日本人怎么又到黄浦江去捞?还是说金沙江跟黄浦江是同一条江?我们外地人不懂。

zcicbc

zcicbc

3
2025-02-13 11:49

不是还有用水泥换我们沥青路面吗?

历史瞭望解码

历史瞭望解码

预测历史趋势,揭示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