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称航母为“海上活靶子”,但美国却凭借航母在海上称霸了几十年

贺绪云 2025-01-18 19:05:51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称航母为“海上活靶子”,但美国却凭借航母在海上称霸了几十年,反驳了这一说法。有人认为只有航母发展不好的国家才会这样批评。在二战后,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许多人以为击沉航母很简单,但事实远非如此。

就拿1月17日的事件来说,胡塞武装称他们袭击了美国的杜鲁门号航母,这又让航母是否是“活靶子”成为了热点话题。要知道,现在的航母排水量可达十万吨,防御力非常强。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航母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使找到了,航母本身的多层防御系统以及护航舰艇也让攻击变得极为困难。而且,航母自带先进的雷达和防空系统,全球九成的国家都难以命中。

航母的作战范围更是可达上千公里,在远洋打击任务时范围还会扩大,因此,要抢先攻击航母几乎不可能。为了验证击沉航母的难度,美国曾对退役的小鹰号航母进行过实验。尽管对其进行了25天的全方位轰炸,小鹰号依旧毫发无伤,最终还是通过内部安放炸弹才将其击沉。这足以说明,要击沉航母并不容易。

尽管有人认为航母仅用于威慑小国,实际战斗力有限,实际上航母就像一个海上机场。拥有一艘航母就等于能在海上自由移动几十架战机,这样的实力不容小觑。

随着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许多人以为轻而易举就能击沉航母。但即便是所谓的“航母杀手”——东风21D导弹,要彻底击沉航母也并非易事。攻击航母时,没有人能保证百分之百命中,更不能保证击沉。可能会有人疑惑为何还要研发反舰导弹。尽管这些导弹难以击沉航母,却能让其失去作战能力。

美国之所以惧怕中国的反舰导弹,是因为这些导弹速度极快且轨迹灵活,极可能击中美国航母。而且导弹从上而下的打击方式直接针对航母甲板,这样一来,航母的舰载机便无法起飞,航母的主要作用也就消失了。这正是中国发展反舰导弹的原因。不过,即使如此,仍无人敢言百分之百能击沉航母。

0 阅读:32
贺绪云

贺绪云

符浩淼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