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词佳鉴赏 2025-01-17 23:11:08
大大方方做自己 《从军行》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写下这首诗篇。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简析】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诗句具有高昂的格调和雄浑的气势,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与条件之下,将士们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抗御敌人的进攻,固守着大唐的重要边关。突出了将士们的爱国精神与豪情壮志的主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第四首,为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此诗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表现战士们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动昂扬豪迈之情。全诗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