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党史上最让人动容的照片之一,刘少奇同志晚年凄凉,他的骨灰竟然还成了“疑案”,当王光美捧起骨灰盒的那一刻,她把脸神情贴在上面,摄影机记录下了这一瞬间。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场会议上,刘少奇遭到了无端的指责和批评,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加快了审查进度,从立案到定案的过程很快,快到连刘少奇本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幸的是,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那段时间里,刘少奇只能独自一人居住,根本无法与妻子和孩子见面。 一开始,他还会进行口头或者书面的申冤,但这都没什么用,久而久之,他也认清了现实,选择了沉默。 时间一晃来到了1969年,中苏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苏军在边境地区大举增兵,由于有战争的威胁,中央便计划把刘少奇转移到河南。 那个时候,刘少奇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已经无法站立,连上飞机都是工作人员用担架抬着的。 一段时间的飞行过后,飞机在开封的机场平稳落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他的身体就亮起了红灯,最后来到开封不到一个月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么,事后,刘少奇的骨灰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次日,也就是11月13日,火化秘密进行,他的名字被更改,职业被更改,死因只是两个字“病死”。 刘少奇的骨灰并没有特别待遇,被放在了一个普通火葬场的普通骨灰架上,骨灰就这样在这里躺了10多年时间。 在这期间,极少有人知道骨灰的具体位置和信息,等那段特殊时期过去后,有人想找都不知道该从何找起。 直到1979年,民间有人传言,说刘少奇的骨灰在开封,这件事引起了河南省委书记的格外重视,在他的安排下,几名工作人员来到了一家不起眼的火葬场。 为了不引起猜忌,工作人员没敢直接说“刘少奇”的名字,只是表示找一个姓刘的“老战友”,当年走时也就60岁左右。 仔细检查后,工作人员没有看到刘少奇的名字,只是有一个叫“刘卫黄”的,跟刘少奇当年的情况很相似。 最后,经过查证,这个“刘卫黄”,其实就是刘少奇当年用的假名字。那么,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呢?骨灰是怎么送到北京的呢? 1980年2月底,刘少奇终于恢复了清白,同时,关于他的追悼大会,也开始积极筹备了起来。 5月中旬,王光美带着孩子去到了河南开封,陪同者正是河南省委书记。抵达开封后,一行人顾不上休息,直接去往了火葬场。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0多年,但王光美的情绪依旧无法平静下来,当他看到刘少奇的骨灰后,不由得泪如雨下。 “少奇同志生前跟群众们心连着心,现如今,他依旧跟群众在一起!”她哽咽着说道。 第二天,骨灰迎送仪式上,就在王光美把骨灰转移到特制骨灰盒的过程中,她慢慢俯下身子,轻轻把脸贴在了骨灰盒上。 这一幕,恰好被摄像头记录了下来,我们不知道当时的王光美在想什么,但从她的神情中,我们看到了她对刘少奇的无限情深。 早在那段特殊时期,王光美跟刘少奇就谈过心,她问:“为什么我们都已经这样了,但彼此却没有半句怨言呢?” 刘少奇轻声回复:“因为互相信任!”这六个字,体现的是刘少奇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这是党史上最让人动容的照片之一,刘少奇同志晚年凄凉,他的骨灰竟然还成了“疑案”,
江樵品史呀
2025-01-17 15:47: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