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去世六天后,邓小平批示:将悼词中的“伟大”改为“卓越” 1978年6月12

熹然说历史 2025-01-16 23:33:51

郭沫若去世六天后,邓小平批示:将悼词中的“伟大”改为“卓越” 1978年6月12日,一代文学巨匠、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与世长辞,享年86岁。他的离世,让无数仰慕他的人感到悲痛万分。 郭沫若先生一生成就斐然,堪称是20世纪中国的文化符号。提起他,人们往往会先想到他在新诗、散文、历史剧等诸多领域的不朽作品。郭沫若的名作如《女神》、《蔡文姬》等,至今仍广为传诵。 而他在历史和考古领域的建树,同样让人敬佩。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先驱,郭沫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他主持殷墟发掘,让甲骨文重见天日,使商代历史的研究突飞猛进。可以说,他是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热爱的事业。 郭沫若先生的逝世,不仅仅是文化界的损失,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他用赤子之心投入革命,战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人民心中的楷模。 在举国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时,中央决定为这位功勋卓著的老战士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以表达全党全国人民对他的深切缅怀之情。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人民大会堂将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向郭沫若致以崇高的敬意。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郭沫若先生:古今中外,能把学问、诗词、戏剧、书法各方面都搞好的,只此一人。而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追悼会悼词中,更是用"卓越"一词来概括郭沫若的一生,可见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么伟大。 在筹备郭沫若先生的追悼会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根据规定,追悼会悼词这样的重要讲话,都要经过中央领导同志审阅、修改。邓小平拿到悼词草稿后,仔细地审阅起来。 原稿中,有一处形容郭沫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邓小平看到这里,沉思片刻,提笔在"伟大"二字上画了个圈,在旁边批示道:"改为'卓越'如何?"改动虽小,却饱含深意。 为什么要把"伟大"改成"卓越"呢?这需要从这两个词的含义说起。"伟大"一词,常常与国家、民族、革命等宏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我们常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具有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的人或事。 而"卓越"则不同,"卓越"强调的是某个人在某一领域的杰出成就和重大贡献。它着眼于具体事务,不像"伟大"那样笼统和宏大。用"卓越"来形容一个人,就是说他在某些方面很了不起,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邓小平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批示,是因为他对郭沫若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在邓小平看来,"伟大"这个词用在郭沫若身上,似乎有些过于笼统了。郭沫若固然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他的成就主要还是体现在文学、历史、考古等具体领域。在这些领域,郭沫若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卓越"。 比如,在文学创作上,郭沫若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先河,他的诗集《女神》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年。在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上,郭沫若更是功不可没。他主持了殷墟的发掘,让甲骨文重见天日,推动了商代史研究的突飞猛进。正是有了郭沫若这样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的古代文明研究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的批示,体现了他对郭沫若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这个批示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却准确地概括了郭沫若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它告诉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笼统地说他"伟大",而要具体分析他在哪些方面、哪些领域有杰出贡献,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邓小平的提议很快得到了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认可。经过修改,悼词中的那句话变成了:"我们沉痛悼念郭沫若同志,他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就这样,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批示中,邓小平留下了他对郭沫若的精准评价。这个评价,不仅体现了一代伟人的智慧,也为后人如何评价郭沫若这样的文化巨匠树立了标杆。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