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得知后的邓公沉默许久,提出了参加追悼会的想法,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汪东兴却说:“你不来最好”,这是怎么回事? 1976年5月11日,毛主席突发心肌梗塞,虽然没有危及到生命,但其身体却变得十分虚弱,之前的时候,他还能坚持审阅文件,但从那天开始,就已经无法再看文件了。 后面的6月份和9月份,毛主席的心脏病又有两次发作,一直到9月9日这天,毛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 毛主席去世的具体时间是9日凌晨零点十分,这天天刚蒙蒙亮,华国锋就赶紧召开了一场会议,商讨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当时,国内的政治氛围还是很紧张的,依旧处在特殊的年代里,毛主席的离开会造成哪些影响呢?这是中央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可眼下最要紧的事,是追悼会的召开、遗体的处理以及社会的治安等等,在华国锋的主持下,治丧委员会得以成立,从9月11日开始,人民大会堂的悼念活动就一直在进行。 而在9月18日的追悼会上,现场更是聚集了百万人,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里面并不包括邓公,这是怎么回事呢?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得看看在那个特殊时期,毛主席都是如何保护邓公的。 在那10年时间里,邓公遭遇过多次挫折,但是,这对他后面事业所造成的影响都不大,因为在毛主席这里,一直都是把邓公的事作为“内部事”来看待的,处理方式也相对更加松懈,留有很多余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邓公有干大事的能力,他识大体,懂世故,而且有原则。 比如说30年代,邓公遭遇第一个挫折,毛主席回忆此事时说:“邓小平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 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他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没有屈服于苏修。” 后来邓公二次复出的时候,毛主席又给予了一次评价,说邓公“做事果断”。 在八大会议前,毛主席又对邓公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 毛主席临终前,就预测中国的政治会有一场斗争,因此,他必须保证有才能、识大局的人去主政,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么,毛主席去世后,邓公都做了些什么呢? 毛主席离世的消息是在9月9日下午4点钟放出的,得知此事后的邓公非常震惊,那一整个下午,他都是瘫坐在椅子上的状态。 晚上,邓公只吃了一点点饭,一直到准备睡觉时,都没有说几句话。 卓琳安慰说:“我也睡不着,我想起延安了,那时候延安的阳光可真是亮。” 邓公没有回话,让那个夜晚显得格外安静,卓琳又说:“岂止你睡不着,我看全中国百姓都没睡稳觉。” 话说完,邓公又是一阵沉默,隔了好久,他才回了一句:“追悼会,我想参加。” 为此,邓公专门写了一份“希望参加主席追悼会”的报告,但结果是让人失望的,汪东兴给他传来口信,说:“你还是不要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为好。” “唉!”邓公叹了一口气,内心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 实际上,不让邓公参加追悼会,是对邓公的一种保护,但这对他自己来说却是一种遗憾,一种打击,好在他最后把这份遗憾转化为了为中国奋斗的力量,在邓公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
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得知后的邓公沉默许久,提出了参加追悼会的想法,但让人没
百年战争录
2025-01-16 16:34:51
0
阅读: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