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生家庭成功走出的孩子,有哪些共同点?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揣着这个问题,我随机询问过周围一些看上去人格健全、事业小成、家庭和睦的朋友。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家里有哥哥或姐姐,或者有外公外婆,过滤缓冲了一下,不至于幼年的心灵全军覆没。
有的说因为有一个好邻居,一个好老师,或者有几个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才得以度过童年那些最艰难的时光。有一个朋友回答特别有意思。他说:如果你读了很多书,游历了很多地方,交了很多朋友,很大程度上,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家庭。
其实我很难认同生活在不良的原生家庭,能够发展出健全人格的孩子。因为原生影响是不可逆的,或许后来影响会减少,但不会消失。但我又确实也看到些受原生家庭影响,后来生活状态很好的人。随着对话和交流的深入,回顾他们成长的经历,我发现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从小拥有一种“被讨厌的勇气”。
所谓叛逆要趁早,可能是潜意识中对环境的不信任感以及与之匹配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观察客观环境以及更多个体的言行,而不是焦点于父母的言行。在这种叛逆下,在与养育者进行适度对抗的过程中,在保留社会化的同时,赢得必要的边界感,获得更多人格健全的机会。
2、从小具有一种“敢于出走的力量”。
他们无论觉得如何被对待,觉得怎么不公,仍相信自己,相信希望,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去。能忍痛做出了断,即便是最亲的人,生长之故乡。当发现这一切是不对的,不利于自身健康的,有机会脱离的,便果决断舍离。给自己重觅一个重新生长的环境。
3、从小具备一种“说干就干的习惯”。
通过与社会的频繁交手,而不仅仅和父母(意识)对抗,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从而形成自己对于社会和家庭的独立思考,也逐步培养出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的意识。这个时候的成长,就是心甘情愿自我优化,而不是压抑自己取悦他人。以具体的行动,而不是抽象的想象,来复盘和吸取教训,知道吃一堑长一智,最终形成坚韧的心性和内核力量。
一言以蔽之:无论基于哪种类型的原生家庭,孩子需要的是爱和支持,有些家庭父母不能给予,但是其他家庭成员、老师和朋友都有可能给予孩子希望和力量,而且孩子从小可以通过观察、读书、学习都可以获得人格发展。
如果原生家庭的观点和认知都很低,人越早完成精神上的叛逆越好,观点和认知全部推翻打碎重塑,再出去摸爬滚打发展自己的韧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