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红军的传奇:少尉军衔与八宝山安息

夜色阑珊思红颜 2025-01-16 15:07:54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聋哑挑夫在大渡河畔被肖士杰误认为是敌人奸细,后被证实是憨厚的本地人。他自愿加入红军,虽不会说话,却用行动默默付出。挑重担、挑水、救人,他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无声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长征路上,他背着百斤重担翻山越岭,从不掉队;休息时,他默默起身挑水,为大家解渴。过草地时,他勇救陷入沼泽的肖士杰,用铁锅和绳子将战友拉回人间。空袭中,炸弹在身边爆炸,他用铁锅护住身体,虽受伤却一声不吭。 南泥湾岁月,他负责700多人的供水,光脚挑水,磨破鞋袜,却从不言苦。雪山之上,他拉住小李同志的手,无声中传递着生命的希望。朱德老总见他光脚挑水,心疼不已,训诫领导,为他送上新鞋。 抗战结束后,哑巴来到中南海,虽无法挑水,却主动帮忙果园拔草施肥,清扫机关院落。年岁渐长,他仍不愿休息,坚持在果园中劳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55年,解放军总政治部鉴于哑巴同志的卓越贡献,授予他少尉军衔。他一生未婚,去世后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骨灰盒上仅写着“哑巴同志”四个字,却是对他一生默默奉献的最高赞誉。 这位哑巴红军,虽从未立下赫赫军功,却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一部无声的传奇。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