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死了一位老人,80岁了。这事原本也没什么稀奇的,但是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身边没人,老人走了大概3天后才被发现的。当然,如果是夏天,可能会发现得更及时一些。老人的子女接到电话后,匆匆赶过来。他们并没有为老人大操大办,而是委托了一家殡仪公司,几个小时就把老人的后事料理了,骨灰被埋在院子里的树底下。院门一锁,子女各回各家。村子里的人都说老人可怜,活着的时候没享受天伦之乐,死了的时候,也是如此敷衍。但是也有人说,这样挺好,丧事简办,不打扰亲戚,不打扰村民,静悄悄的办了,对大家都好。对此大家怎么看?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丧事简办没问题,关键是子女对老人要有一个态度,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此事,大家怎么看?
死后自会长眠不醒,虽然不能大操大办,但总要有点仪式感,这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也对活着的人好看,也是对社会文明的一种敬重,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即可
用户10xxx24
对于这种缺失人心的事大家要注重这二点:一,80岁老人死后三天家人才得知,说明死前病了叫天喊地没人理真可怜,子女不孝(别老说是工作在外作借口)二,死后不搞亲朋好友告别仪式,骨灰埋园里树下,说明老人死了,子儿经济拮据办不起真倒霉,子女穷呗(别老说丧事简办打官腔)
斯文的二流子 回复 01-16 14:31
养儿防老[点赞]
豆子
生前床头一碗水,远胜死后坟前万堆灰。老人死后怎么处理都行。但生前孤独一人以至死后三天才被发现,做子女的就太不应该了!!!
3D纸艺
死后三天才被人知道,说明老人死前长时间都无人陪伴。这家的子女真够节约的。
山里人
这样挺好的,应该提倡
linta花
所以活着的时候好好生活,要让自己快乐充实,不要指望任何人
花蝴蝶
你我都是同样的结果
荷兰花
一切从简。如果我死了,火化就完事。
贫道庙号长发老和尚
人死如灯灭,经过几十年的科普,这个道理是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但是,城市乡村都一样,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葬礼和上坟烧纸都仪式感满满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用“迷信”做包装的文化,它实际上是一种凝聚力,小凝聚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凝聚出了一个个乡村,大就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比如,到了父母的忌日,远嫁的姑娘都会回娘家上坟的,娘家的兄弟姐妹也会借此机会集聚到一起的。有些东西可以丢,有些东西是不能完全丢弃的。
飞鹰
从小没教养好女儿,不久这家宗脉可以断续了
用户10xxx40
如他子女家的狗死了啃定此他老隆重。
苍桑
生前没有照顾,还要什么态度
朱王
死后三天才知,这很不好,人死了,简也好,繁也好,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