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25日,郭廷亮被抓,紧接着,大批与孙立人来往密切的军官相继被捕,一

文史记叙录 2025-01-14 23:36:25

1955年5月25日,郭廷亮被抓,紧接着,大批与孙立人来往密切的军官相继被捕,一张针对孙立人的大网拉开了。 时任国民党第九军第二处上尉军事情报官的刘凯英当天去郭廷亮家,吃饭时出去一会,再回来时,郭廷亮已被“请”走,当看到有2个陌生人上来问话,身为情报官的他一看情形不对,立即开始逃走,他曾去孙家向孙立人报信。孙立人要刘凯英回部队,并给了他一些路费,两个星期后,刘凯英被捕。 郭廷亮被捕时,身上装有一本电话簿,上面记着一些亲友的名字,这成了蒋经国手下情报人员所谓的“线索”,一时间抓捕了300多人。那段时间台湾的国民党军中人心惶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了孙立人的“爪牙”。有时候潜藏的情报人员引着大家发牢骚,这边发完,那边就成了抓捕对象。 孙立人案刚发生时,一个士兵向连长陈洪玲报告,诉说孙立人的“劣行”,陈洪玲叫这个士兵不要听信传言。没想到这位就是隐藏的情报人员,陈洪玲就因为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而随之被捕。 1956年2月6日,有35人以“郭廷亮匪谍案”被起诉,9月29日宣判,其中:郭廷亮先被判死刑,同一天由蒋介石特赦减为无期徒刑,江云锦、王善从、田祥鸿、孙光炎、刘凯英各15年刑期,王学斌、赖卓先各12年刑期,陈良埙8年刑期,邓光忠、李仲瑛、杨永年、冉隆伟、王其美、张茂群各10年刑期,另外20人以违背职守罪均判3年。 由于证据实在不足,所以在1959年上半年,判刑3年的,全部释放,之后除郭廷亮、孙光炎之外的13人,也都被释放。郭廷亮是“孙案”的核心人物,背负着太多秘密,不能随便释放;孙光炎性格刚烈,因为在狱中也见不得别人说孙立人坏话,还同别人争辩,结果被打得很厉害,最后发了疯,没有人愿意接他出狱。 为了制造孙立人“兵变案”的实际证据,在原定1955年6月6日蒋介石前往南部进行检阅那一天,也就是传言所谓孙立人要趁机实行兵谏那一天,蒋经国亲自布置了一出“双簧戏”。 根据亲自参加演习的张瑞峰的口述经过,所谓南部兵变极大可能是炮制的。蒋经国让手下出动,先在屏东农校,集中300人,都是15至20岁左右的士兵,这些士兵是从军、师中的卫生队直属单位抽调来的。因为卫生直属单位没有军训班同学当排长,其他部队都有军训班同学当排长,而制造假象者有所恐惧,故而抽调卫生兵。 300名士兵聆听蒋经国训话,蒋经国说:“现有丧心病狂的高级将领,要在检阅时谋刺总统,你们是部队的忠贞分子,总统的安全要靠大家的保卫。” 随后,这些卫生队员编成小组,每组4名,另外加2名宪兵,担任机场的战备检查员。6月6日上午,检阅部队进入北机场时,检查小组检查出有士兵在背包内装稻草,稻草下放弹药,检查小组的宪兵紧急迅速地将他们带上卡车。按照规定,校阅时不能带弹药,而这些被捉走的人,反而谈笑自如,毫无惧色。 亲历者张瑞峰当时是卫生兵,他奉调参加演习,对这情况感到奇怪,认为有问题。几十年后,张瑞峰公开直言说:“这事我在30多年前就知道是假的。” 在6月6日这天,特务头子谷正文还装模作样派了100多名保密局人员在虎头埤守候一天,准备围剿架炮准备攻击机场的“叛军”,不存在的事情,自然是毫无所获。 被“指认”参与兵变的上尉通信官赖卓先被捕,在接受情报局长毛人凤的亲自审问时,面对兵变指控,赖卓先义正词严地指出:有三点事实证明,绝无发生兵变的可能,第一,凡是参加亲校部队,为了阵容排面整齐,把原有的建制打散,临时重新编成校阅的队形。表面上站在校阅场上是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而实际上那个连、营、团的官兵,都是新编成在一起,彼此都不熟识,上下情意也不可能事先有所沟通,而且各个士兵校阅时持有的武器,与平时使用的武器又不尽相同,如一位机枪兵,因临时编组成六○炮手,他又怎么会使用六○炮呢?像这样临时编组而成的部队,怎可串通起来实行叛变而挟持蒋介石呢? 第二,凡是参加校阅的部队,只准携带编制的武器,却严格规定不准携带子弹,自动武器连弹夹都不准携带,甚至不准个人携带钢笔、戒指、笔记本、硬币等日用品,连军便服所有的口袋均须缝上,先由各队军事干部严密搜查,最后各级政工干部再行复检,同时规定各班的政治战士,须互相监视,有无人违规。如此有枪无弹的部队,人数虽多,还能兵变么?同时还有一个实枪实弹的宪兵加强营,在场保护‘总统安全,而有枪无弹的受校官兵敢起来叛乱么? 赖卓先最后愤怒地说:“第三,你们既然把我抓起来,必认为我有嫌疑,实则屏东亲校,我已奉命留守,这是有案可查的,怎说我参加兵变呢?” 毛人凤被赖卓先说得无可应答,另一方面,蒋经国、毛人凤等人加大了对郭廷亮等人的审讯。郭廷亮被捕当天即被严刑逼供,10天后奄奄一息才被放下,但是郭廷亮居然扛住了。 尽管孙立人的“兵变案”难有确凿证据,但是蒋介石、蒋经国炮制的大网既然已经拉开,断然是不会收回去的,不久后孙立人被迫辞职并被软禁,这一关就是33年。

0 阅读:47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