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东方绘画的新探索 相期而遇——乙巳迎新展正在穂庐开展 此展在杭州市滨江区文学艺

东方绘画的新探索 相期而遇——乙巳迎新展正在穂庐开展 此展在杭州市滨江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指导下,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主办,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协办,穗庐文化承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尉晓榕题写展名“相期而遇”。 此展策展人郑亦山,参展艺术家包括郑亦山、纪玉强、宫岛麻美(日本)、胡晶、罗小珊、周春雄等6人,桥爪良(日本)作为特别嘉宾参展;他们在中国美术学院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求学期间,均师从尉晓榕教授。因缘际会,旧日同窗之谊再度落地,于穗庐生根,结为此次合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60余件,作品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多个主题,包含水墨绘画、水拓画、瓷器及书法等多种形式。这些曾在艺术学习与创作之路上相互砥砺前行的青年艺术家们,如今已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建树。他们始终坚持深耕着艺术这片神奇的大地,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生活的理解表达在画面上,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此展对于探讨东方绘画的表现方法、创作材料、表达主题等方面提供了鲜活的实物资料。 艺术家郑亦山的人物画笔墨酣畅淋漓,善于用洗练而老辣的线条表达人物的神情样貌,达摩、悟空、骑行者等不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显示出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功底。 艺术家纪玉强在《渔夫的梦》《魇》等作品中,用深沉有力的笔墨线条,描绘了人类内心深处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精神世界;在《爱情的模样》《职场新人》等作品中,则以生动的笔墨、真实的场景、敏锐的观察,捕捉现实世界的瞬间。 艺术家胡晶的山水画笔墨洗练空灵,构图辽阔高远,表达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恬淡处世的精神世界;同样,在《弥珍余温》系列作品中,充满慈悲之心的佛陀般双手捧着哥窑高足碗、哥窑琴炉、汝窑温碗、汝窑纸槌瓶、越窑莲纹钵、钧窑渣斗等器物,以灵动的笔墨,细腻的情感,表达艺术家从惜物到珍爱进而抵达悲天悯人的内心世界。胡晶还尝试在瓷盘、茶盏上创作一系列青花瓷器作品,探讨青花釉色的变化。 艺术家罗小珊强调人物画的叙事性及其背后蕴涵的人文底蕴,其笔墨线条老辣,人物刻画生动,尤其是采用更难表现的178×48Cm竖长型画面描绘人物,显示出艺术家对于中国人物画高超的艺术驾驭能力。 艺术家周春雄在《墨竹》系列作品中,细致地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竹林,用自己理解的笔墨、构图和思想,描绘出墨竹挺拔、高洁、生机盎然的精神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艺术家宫岛麻美创造性地运用水拓法创作的《夜晚》《Planet》《Take The First Step》等纸本设色作品,深入探讨了水、墨、色与纸的关系及其新的可能性。 拓,又称“传拓”,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通常用纸、墨和传拓工具将镌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纹样捶印下来的方法,发明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岛麻美所采用的水拓法,将浓墨、颜料滴在水面上后,把宣纸或卡纸覆盖在水面上,进而在纸面上形成墨迹或色彩痕迹;待纸面干燥后,进一步“水拓”,构成多层次、更为复杂的画面;与此同时,艺术家对于初步形成的纸本画面,用毛笔进行创作。“这次的作品以水拓画表现的抽象艺术为主,抽象是一种和自己的对话,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处理充满了随机性的水拓画的画面效果,叠加了水拓的颜色,呈现出独特的透明度和深浅效果,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宫岛麻美说。 据悉,此展将持续至今年2月13日。穗庐 中国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