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年,34岁吴王李恪被诬陷谋反,留下4个儿子,均未成年,全部流放。死前,曾立下恶毒诅咒:“长孙无忌不得好死,家破人亡。”长孙无忌冷笑不止,怎料,一个9岁的孩子害死了他。 长孙无忌,唐朝初年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坚定的忠诚,曾为大唐政权的稳定与强盛立下赫赫战功。 尽管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获得了极高的信任和宠爱,最终的命运却以悲剧收场。 他的事迹,既是大唐盛世的见证,也是古代权力斗争残酷现实的缩影。 长孙无忌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出身隋朝名将长孙晟之家,他的家庭并不显赫。 父亲早逝,长孙无忌与母亲和妹妹一度被家族中的长兄赶出家门,流落他乡。 尽管如此,长孙无忌并没有因此丧失斗志,反而以聪慧的才智和过人的胆识,成为了历史上少数几位凭借自己努力从卑微地位崛起的名臣。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李渊起义建立唐朝之际,长孙无忌迅速投身于李家阵营,并在唐朝建立之初,成为李世民的重要谋士之一。 无论是在军事战略还是政治策划方面,长孙无忌都为李世民的成功出谋划策,为其平定四方、稳固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长孙无忌在唐朝的崛起与其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角色密不可分。 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日益加剧,两人之间的争斗已接近白热化。 李建成联合李元吉多次诬陷李世民,致使其危机四伏。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密切策划,决定通过先发制人来化解李世民的困境。 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长孙无忌凭借此次政变中的关键作用,迅速跃升为左武侯大将军,成为唐朝政坛的核心人物之一。 此后,长孙无忌不仅凭借其谋略在大唐建立了极高的声望,还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要谋士和军事顾问。 长孙无忌的权势不仅来源于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还与其与李世民的亲戚关系密不可分。 早在李世民尚未即位时,长孙无忌的妹妹便嫁给了李世民,之后,长孙无忌也因其姻亲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在朝中的地位。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极为宠信,不仅将他视为谋士,甚至将许多关乎国政的密信交给他处理,这使得长孙无忌在唐朝初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然而,长孙无忌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显赫地位而忘乎所以。 他意识到权力的集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在许多决策中,他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敏感性。 在唐太宗想要分封功臣时,长孙无忌便适时劝阻,提醒李世民不要因分封而削弱中央集权。 这样的忠诚与远见,使得他在唐太宗时期深得宠爱,成为了大唐政坛的一根支柱。 然而,随着唐太宗的去世,长孙无忌的命运逐渐发生了转变。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即位成为唐高宗,长孙无忌继续辅佐新皇。 随着朝政的复杂化,长孙无忌的权力逐渐超过了皇帝本身,尤其是在太子李恪和李治的接班问题上,长孙无忌的态度表现得愈加强硬。 一日,李世民议立太子,他有意废黜现任太子李治,改立李恪。 长孙无忌察觉到这一想法后,便找到李世民,婉言相劝。 他先是称赞李治仁厚,是守成大业的良材。接着又提到李恪身上流淌着隋朝的血脉,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李世民听罢,沉吟良久,终是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这件事成为长孙无忌和李恪矛盾的导火索,尽管李恪仍是备受宠爱的吴王,但在长孙无忌眼中,他就是自己权势的绊脚石。 长孙无忌暗中寻找机会,想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机会很快就来了。高阳公主状告房遗直对她无理,房遗直为求活命,反咬一口说李恪谋反。 长孙无忌见状大喜,与房遗直里应外合,成功构陷李恪谋逆。 朝廷上下一片哗然,众人纷纷要求严惩李恪。 李世民犹豫再三,无奈事态发展到这般地步,他也不得不下令处死爱子。 李恪闻讯,万念俱灰,他想到自己年幼的儿子也将受到牵连,不禁恨透了长孙无忌。 行刑前,他愤而诅咒道:"长孙无忌不得好死,家破人亡!" 而此时的长孙无忌,正在朝堂之上冷笑。区区亡魂,又怎能动摇他的权势? 他志得意满,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却不曾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时光飞逝,转眼间李世民驾崩,他的儿子李治继位为帝。 长孙无忌在朝中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他决心要扶持李治的庶长子李忠做太子,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武则天先是逼迫李治废后,改立自己为皇后。 长孙无忌对此坚决反对,他深知一旦王皇后被废,李忠的太子之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宫廷斗争。 武则天见长孙无忌不肯退让,便让心腹许敬宗散布谣言,说李忠想要谋反。 而长孙无忌作为李忠的支持者,自然也被牵连其中。流言蜚语传遍朝野,长孙无忌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危险。 眼见大势已去,长孙无忌决定孤注一掷,他上书李治,请求当面辩解。 然而,此时的李治已经对他失去了信任,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长孙无忌彻底绝望了,他明白自己恐怕难逃一死。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因被诬陷与李巢勾结图谋反叛,在未经过任何正式审判的情况下,被流放岭南。 几个月后,长孙无忌因绝望自缢身亡。
刘邦当上皇帝后,突然想起自己和初恋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就偷偷摸摸地跑去沛县找人。
【1评论】【4点赞】
用户15xxx67
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事情败露后,长孙无忌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时,趁机诬陷李恪也参与了谋反。唐高宗听信了长孙无忌的一面之词,最终李恪被赐自尽,时年三十五岁。
深夜码客
小编没学或仔细看相关史料
懒猫
房遗直是什么鬼?
shenhm9797 回复 01-15 11:46
房玄龄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