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美国网友涌入小红书常公刚才也评论了这事(图1),他认为这是一件类似于网络

吴心简影 2025-01-14 15:52:02

大量美国网友涌入小红书 常公刚才也评论了这事(图1),他认为这是一件类似于网络144免签的事件,有利于打破西方媒体霸权长期建立起来的信息茧房,特别是针对那些即便免签也来不了中国的普通欧美百姓,他认为这里需要考验到舆论监管部门的管理智慧了。

其实在昨天,从我的渠道侧面了解到,这事儿对小红书压力也很大,因为大量海外网民的涌入,增加了他们的审核压力,监管部门肯定会着重关注这一块。

不过话说回来,我同意常公的观点,百姓之间的日常生活细节交流,比任何的新闻,宣传,观点,口号都要有杀伤力,比如两国人民开始交流之后,美国人开始介绍他们高昂的医疗费用和保险,中国人惊讶美国不少人要打两到三份工。(图2、图3)

像这样的友好交流还有很多很多,但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我觉得还得打个问号。

这里要指出,这几天相互的交流确实有很大部分是建立在相互的好奇上,国人对这么多突然涌入的老美好奇,而一些老美也惊奇自己随便说句话就能得到茫茫多的回复和关注,但这并不代表两个文化圈,以及使用不用语言和交流方式的人就能长期和平相处下去。

我刚才刷到,双方一些网民已经在这场文化碰撞中出现一些摩擦了,比如图4-7,有美国人说他们收到了很多仇恨言论或私信(但并不知道他们所指的仇恨或负面是哪一种),比如中国的网友也开始觉得(图7),全是中文的小红书现在变得满是英文,对美国人的新鲜感退去之后也觉得他们很无聊,不是一个文化圈玩不到一起。

而且,美国人也要习惯中国舆论场的规则和生态,在经历最初的友好之后,他们会发现中国的喷子也不少,而且花样可能还更丰富,我们中国的一些内容可能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而他们带来的一些“自认为正确的内容”,也是中国网民所不能接受的,更别说内容监管规则上他们也必须学会中国平台的规矩(图9),当最后新鲜感褪去,相互摩擦之后,人还剩多少,得打个问号。

但这并不代表这次的事件没有参考意义,虽然有网友说过去也有过大量海外用户登录国内平台,但这次规模真的不同,目前国外多家主流媒体都在报道“RedNote”,“TikTok难民”的新闻(图10),可见这次的事件的规模效应所引发的各方高度关注。

更重要的是,无论最后中国的平台上留下多少美国人,都给我们打开一个思路——打破西方舆论霸权的办法,不仅仅是让我们整天冒着炸号的风险去到他们的平台上宣传,也可以把他们的民众吸引到我们的平台上来亲眼看看。

过去是我们“翻墙”去看他们,现在也该让他们“翻墙”来看我们了。

这种宣传的效果可能更加的事半功倍,主动去接触与被动接受宣传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哪怕最后美国人不适应中国平台而选择离开,那这段时间的交流也至少让在他们心里种下“美国媒体和平台上关于中国的假消息太多了”的种子,所以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网络144免签事件。

美国的舆论霸权们也会发现,这次是真的来到一个他们的手很难伸到的地方。

0 阅读:0
吴心简影

吴心简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