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年,18岁的明宪宗朱见深,抛下新婚的吴皇后,而去宠幸大他17岁的万贵妃。

陋室观史 2025-01-14 11:27:09

1464年,18岁的明宪宗朱见深,抛下新婚的吴皇后,而去宠幸大他17岁的万贵妃。第二天,吴皇后就赏了万贵妃几板子。朱见深见到万贵妃细嫩肌肤上一道道伤痕时,不由大怒:“敢下狠手,不废了她,我誓不为帝!”

“啪!”清脆的耳光声划破了紫禁城内夜的寂静。万贞儿白皙的脸颊瞬间浮现出鲜红的五指印,她捂着脸,眼神却像淬了冰,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盛气凌人的年轻女子。

这个女子,正是大明王朝新册封的皇后吴氏,一个时年只有十六岁的青春少女。而万贞儿,早在后宫深耕多年,已过而立。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朱见深年幼时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两岁那年,他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叔叔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立朱见深为太子。

然而好景不长,叔叔又有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这个太子的身份,自然成了眼中钉。他被贬为沂王,从云端跌落谷底。

年幼的朱见深,在那个充满阴谋和背叛的皇宫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而此时,一个名叫万贞儿的宫女,走进了他的生活。19岁的万贞儿,被孙太后派去照顾年幼的朱见深。她像一位母亲,又像一位姐姐,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可怜的孩子。

每一个寒冷的夜晚,万贞儿都会紧紧搂着朱见深,为他驱散噩梦带来的恐惧;每一个清晨,她都会用温柔的语气鼓励他,让他逐渐走出内心的阴影。在万贞儿的陪伴下,朱见深的口吃慢慢好转,心理的创伤也得到了些许治愈,但这种依赖,也埋下了日后畸形爱恋的种子。

七年之后,朱见深的父亲复辟,重新登基。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万贞儿也随着他来到了东宫。此时的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主仆之情。他将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464年,朱见深登基为帝,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立万贞儿为后。这个决定,遭到了朝廷上下一致反对。大臣们认为,万贞儿出身卑微,又年长皇帝许多,实在不适合母仪天下。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虽然和钱太后不睦,却也站在了反对阵营中。

在重重压力下,朱见深不得不妥协,册封了出身名门的吴氏为皇后。

然而新婚之夜,朱见深却抛下了新后,直奔万贞儿的寝宫。吴皇后,这个骄傲的少女,哪里受得了如此侮辱?她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在了万贞儿身上。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充满火药味的一幕。

万贞儿被打后,朱见深怒不可遏。“竟敢对万贞儿下此毒手,朕不废了她,誓不为帝!”盛怒之下,朱见深连下三道圣旨,废黜了刚刚登上后位一个月的吴氏,这一举动,无疑让万贞儿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稳固。

之后,朱见深又想册封万贞儿为后,大臣们依然不同意。于是,就有了王氏的上位,王氏是周太后的选择。周太后原本想借王皇后,来压制万贞儿的嚣张气焰。

谁知王氏是个聪明人,她没有选择和万贞儿正面冲突,而是采取了隐忍退让的策略,以至于在后宫,成为一个透明的存在,甚至数十年间,朱见深很少召见这位名义上的皇后。反观万贞儿,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朱见深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他惧怕与陌生人接触,甚至连自己的皇后都不愿多见。唯有在万贞儿身边,他才能感到放松和安心。他曾对旁人说:“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这句话揭示了朱见深对万贞儿的依赖和爱恋,这不是简单的男欢女爱,而是深入骨髓的精神慰藉。

为了博万贞儿一笑,朱见深不惜增加官窑的开支,为她烧制精美的瓷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款以《子母鸡图》为灵感的斗彩鸡缸杯,它不仅是工艺的巅峰之作,更是朱见深对万贞儿深情厚谊的象征。

然而盛宠之下,万贞儿也逐渐变得骄横跋扈。她无法生育,却又极度嫉妒其他妃嫔。一旦有妃子怀上龙种,她便会想方设法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这也导致朱见深年近三十,依然膝下无子。

朝廷大臣也曾多次劝谏朱见深要雨露均沾,但朱见深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他宁愿背负昏庸之名,也不愿辜负万贞儿。在朱见深眼里,万贞儿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万贞儿的父亲、兄弟也借着她的恩宠,鸡犬升天,在朝中把持要职,权倾一时。可即使这样,朱见深依然没有丝毫的猜忌,他对万贞儿的爱,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

1487年,万贞儿因气结而亡,年仅58岁。朱见深闻讯,悲痛欲绝,他下令以皇后的规格安葬万贞儿,并在四个月后,也郁郁而终,追随她而去。

这段畸形的姐弟恋,就此落幕。他们之间,有权力,有欲望,也有深情,有依赖,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他们用畸形的方式,诠释着爱与被爱的含义。而这段宫廷秘史,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有人说,万贞儿是幸运的,她得到了一个男人至死不渝的爱恋。也有人说,朱见深是可悲的,他被万贞儿所控制,最终失去了自我。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故事,都证明了一点,爱,可以让人疯狂,也可以让人毁灭。而那段夹杂着权力,爱情,人性的宫廷往事,最终成为了明朝历史中,最令人津津乐道,也是最令人唏嘘的一笔。

0 阅读:0
陋室观史

陋室观史

王奕迅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