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他瞒着妻子,将一管不明液体偷偷灌进不满周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

零落讲说 2025-01-13 17:18:31

1959年,他瞒着妻子,将一管不明液体偷偷灌进不满周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笑容,他却忍不住流泪,对儿子说:“儿啊,为了拯救亿万婴儿的生命,爸爸只能对不起你了!”   20世纪中叶,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的小儿麻痹症席卷全球。它以极高的感染率和严重的后遗症,夺走了无数儿童的健康甚至生命。感染这种疾病的儿童轻则瘫痪,重则死亡。   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这种病症更是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中国,彼时刚刚经历经济恢复和社会建设,面对这种病症,医疗条件却几乎无能为力。   顾方舟,一位怀揣家国梦想的医学家,生于1926年。他从小目睹战争的创伤与疾病的肆虐,立志以医学济世。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远赴苏联深造。   在那里,他接触到许多先进的医学理论与技术。1950年学成归国后,顾方舟决心将学到的知识奉献于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他的研究方向锁定在当时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脊髓灰质炎。   1955年,中国脊髓灰质炎疫情爆发,几乎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儿童受到感染。彼时国际上已有少数国家研制出了疫苗,但昂贵的价格和技术壁垒让中国无力承担大规模引进疫苗的计划。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顾方舟主动承担起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重任。   他不仅是一位顶尖的医学家,更是一位有责任感的父亲。他即将做出的决定,不仅让他的学术生涯蒙上争议的阴影,也让他的人生走向一次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抉择。   1958年,顾方舟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脊髓灰质炎研究室主任。他深知,疫苗研发关乎无数孩子的未来。在技术和资金极度匮乏的年代,疫苗的研发道路困难重重。   为了加快研究进展,他带领团队迁往云南昆明,因为那里拥有适合病毒培养的环境和资源。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实验室中,他和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进行数千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批口服疫苗。   这款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通过人体试验来验证。谁会愿意冒险?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疫苗实验一旦失败,试验者可能会受到病毒感染,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在社会对疫苗认知不足的年代,没有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试验对象。   夜晚的实验室里,顾方舟看着疫苗试管,陷入沉思。他无数次问自己:“万一疫苗失败了怎么办?我能承受这样的代价吗?”但他更清楚,这种疫苗的成功意味着可以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为了验证疫苗的安全性,他毅然决定以自己的儿子为试验对象。   那个夜晚,他妻子哄孩子入睡后,顾方舟悄悄拿着装有疫苗的注射器,走到婴儿床边。他看着熟睡的孩子,心里复杂至极。   他试图说服自己:“如果连我都不敢拿儿子试验,又怎么去说服别人信任这款疫苗?”他缓缓将疫苗注入孩子口中,孩子睁开了眼睛,对着父亲露出了一个天真的笑容。这一刻,他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轻声说道:“儿啊,为了亿万婴儿的生命,爸爸只能对不起你了!”   疫苗接种后,顾方舟日夜守护在儿子身边,密切观察他的反应。每一次孩子的啼哭、发热,都会让他的心揪紧。但幸运的是,疫苗未产生任何副作用,孩子的健康状况良好。这一实验的成功,给了顾方舟和团队巨大的信心。   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当妻子得知这一切时,她的愤怒无以复加:“你怎么能拿自己的亲生儿子冒险!他才几个月大!”顾方舟哽咽着解释,他并非不爱孩子,而是身为父亲和科学家的双重身份,让他必须做出这样的抉择。   他跪在妻子面前,恳求她的谅解:“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接受,但如果我不先迈出这一步,又有谁愿意相信我们的疫苗?”最终,看到丈夫的执着和疫苗的成功,她选择了理解和支持。   顾方舟和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款疫苗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脊髓灰质炎疫苗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国家之一。疫苗被制成“糖丸”的形式,更便于孩子们服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全国范围内推广脊髓灰质炎疫苗,感染率迅速下降,无数家庭得以免于痛苦。   这种疫苗被普遍称为“糖丸疫苗”,它不仅保护了一代又一代儿童免受疾病威胁,也标志着中国医学科技的进步。到2000年,中国正式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这一里程碑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顾方舟的无私奉献。   在之后的岁月里,顾方舟继续投身医学研究。他始终保持低调,极少提起自己当年的决定。每当有人问起时,他总是说:“那是身为科学家的责任,更是身为父亲的责任。”   2021年,顾方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他的一生,与脊髓灰质炎的斗争紧密相连。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医精诚,什么是无私奉献。   这位中国医学史上的伟人,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挽救儿童生命的事业。他的儿子,也以健康的姿态长大成人,成为了父亲最坚定的支持者。每当提起父亲的那次试验,他都会说:“我父亲的选择,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更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

0 阅读:0
零落讲说

零落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