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劳士权: 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委员担当 】1月7日中午,余姚市中医医院名医馆诊室内,时钟指针已指向12时20分。市第十四届政协常委、中医医院副院长劳士权看完最后一位病人,起身赶往食堂;匆匆扒一口饭后,他又一头扎进了忙碌的工作中。
劳士权从医已有27个年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疾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除了每周三次在市中医医院和梨洲街道卫生院坐诊,身为副院长的他还在中药管理、设备及采供等分管领域大胆创新。刚刚过去的2024年,市中医医院建起市域共享智慧中药房,创立了临方炮制室和老药工工作室,全年工作亮点纷呈。
长年奋战在医疗一线,劳士权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优良的业务素养,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委员担当。针对近年来我市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实际和基层中医药人才流失、医疗机构配套不足等问题,劳士权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身为民革余姚基层委副主委,他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开展助老、助学、义诊等公益活动,用爱心善举绘就履职底色。此外,劳士权还紧扣农村产业建设、社会文化治理等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加快农村产业项目调研,精准帮助农民致富》《加强民间丧事服务从业人员管理》等提案被上级采纳。他也先后荣获浙江省民革伯乐奖、余姚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召开在即,这次,劳士权把目光转向文化工作。“当前,注册成立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需要递交很多资料,一些申请人因此知难而退。”劳士权表示,“希望主管部门可以简化流程、降低门槛,让更多关心关爱本土文化的市民拥有独立的研究阵地和学术家园,更好地助推余姚文化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