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普通人炒股的15条铁律,顺势而为才是制胜法宝。
第一条:没有涨停过的票不要买,没有放量的票不要买,没有突破的票不要买,股性活跃经常涨停的票才是真正的金矿。
第二条:不了解公司基本面的股票不要买。在买入一只股票前,要对公司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等进行深入研究。比如一家连年亏损且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其股票往往蕴含较大风险,而业绩稳定、行业前景良好的公司更值得关注。
第三条: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一只股票中。分散投资能有效降低风险,比如将资金合理分配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股票中,避免因单一股票的波动而使资产大幅缩水。
第四条:设置合理的止损和止盈点。当股价下跌到止损点时,要果断卖出,防止亏损进一步扩大;当股价上涨到止盈点时,也不要过于贪婪,及时落袋为安。例如,可将止损点设置为亏损10%,止盈点设置为盈利20% 。
第五条:不要盲目跟风追热点。热点板块和股票虽然可能短期内涨幅巨大,但热度消退也快。比如某一概念突然兴起,股价迅速拉高,若盲目追入,很可能在热度过后被套牢。要理性分析热点的持续性和背后的逻辑。
第六条:远离问题股。像存在财务造假嫌疑、重大法律纠纷、管理层频繁变动等问题的股票,应坚决回避。这类股票的不确定性太大,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第七条:不买处于下降通道的股票。下降通道中的股票,其趋势是持续向下的,即便偶尔有反弹,也很难改变整体下跌格局。比如一只股票不断创出新低,且每次反弹都无法突破关键压力位,就应避免买入。
第八条:关注政策导向。国家政策对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影响巨大。例如,政策大力扶持的新能源、环保等行业,其中的相关公司往往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可重点关注这类受益于政策的股票。
第九条:不要频繁交易。频繁买卖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还容易因情绪波动而做出错误决策。每次交易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凭一时冲动。
第十条:不买高价发行且估值过高的次新股。有些次新股发行价过高,上市后估值也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这类股票在上市初期往往存在较大泡沫,很容易让投资者高位站岗。
第十一条:重视股票的成交量和换手率。成交量和换手率能反映股票的活跃程度和资金关注度。一般来说,成交量和换手率过低的股票,交易清淡,股性不活,上涨动力不足。
第十二条:不买大股东频繁减持的股票。大股东频繁减持可能意味着他们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此时买入风险较大。
第十三条:不要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因为害怕错过而匆忙追入。很多时候,股价大幅上涨后往往会进入调整阶段,此时追入很容易成为“接盘侠”。要保持冷静,等待更好的时机。
第十四条:学习并运用技术分析工具,但不依赖。例如通过均线、MACD等指标判断股票的走势和买卖点,但不能仅仅依据这些指标就做出决策,还需结合基本面等其他因素。
第十五条:不要买业绩大幅下滑且没有改善迹象的股票。业绩是股票的基础,业绩持续下滑的股票,其价格很难有良好表现,投资者应尽量避开这类股票。
总结
普通人炒股遵循这些铁律,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股市中降低风险、提高盈利的可能性。从选股的标准,如关注股票的活跃度、基本面、避免问题股等,到资金管理上的分散投资、设置止损止盈,再到交易心态上克服盲目跟风、避免贪婪恐惧,以及对市场影响因素如政策导向、技术分析的合理运用等。这些铁律涵盖了炒股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投资者只有严格遵守,顺势而为,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股市中稳健前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