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20日,鲁迅去世的第二天,断交13年的二弟周作人仍然去上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始终在讲颜之推的《兄弟》篇。 1936年10月20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作人就从睡梦中醒来。昨晚他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眠,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不安。他起身洗漱,简单吃了些早餐,便匆匆出门,赶往学校准备上课。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周作人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大哥鲁迅了。自从13年前两人断绝来往,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尽管心中偶尔会泛起愧疚和思念,但周作人始终没有勇气去主动联系鲁迅。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周作人的视线中。是他的一位老朋友,也是鲁迅的好友。周作人连忙上前打招呼,却发现老友的脸色十分凝重。 "作人,你还没有听说吗?鲁迅先生昨天晚上去世了。"老友的声音有些哽咽。周作人怔住了,他感到一阵眩晕,似乎整个世界都在旋转。鲁迅去世了?这怎么可能?他的大哥,那个才华横溢、正直不阿的文学巨匠,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周作人浑浑噩噩地来到学校,他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推开教室的门,面对台下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周作人突然感到一阵茫然。他走上讲台,望着学生们,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周作人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儿时与鲁迅一起嬉戏的情景。他们曾是那样亲密无间的兄弟,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周作人记得,鲁迅总是那个保护他、引导他的大哥。每当周作人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鲁迅总会给予他鼓励和安慰。即便后来两人都长大成人,鲁迅也始终关心着周作人的生活和工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兄弟两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周作人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他开始质疑鲁迅的某些观点,两人之间出现了分歧和争执。 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的周作人,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在教室里。台下的学生们也察觉到了老师的异样,他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不明白向来严谨的周先生今天怎么了。 周作人勉强打起精神,环视了一下教室。他努力想要平复自己的心情,可是悲痛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袭来,将他的理智和克制冲得七零八落。 过了好一会儿,周作人才开口说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以讲授文学、艺术著称的教授,今天却没有谈起他擅长的领域。相反,他徐徐讲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关于兄弟情谊的故事。 那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兄弟》篇。在这篇文章中,颜之推讲述了自己与兄长颜之仪的感人故事。兄弟二人情深意笃,生死与共,即便是在战乱频仍、人心惶惶的年代,他们也始终不离不弃,相互扶持。 周作人平缓而沉稳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学生们都安静下来,专注地听他讲述。他们从未见过周先生如此投入地讲一个故事,仿佛那不仅仅是一篇古文,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讲到动情处,周作人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他缓缓地说起自己与鲁迅的童年往事,说起他们兄弟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的、悲伤的、温馨的画面,在周作人的讲述中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仿佛也跟着他们一起经历了那段难忘的时光。 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周作人的语气变得越发沉重。他谈到了自己与鲁迅渐行渐远的过程,谈到了他们之间的误会和隔阂。他没有回避自己的过错,而是坦诚地向学生们剖析自己当年的任性和固执。 课堂上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氛,学生们都被周作人的话语所感染。他们似乎感受到了老师内心的痛楚和悔恨,也为这对兄弟的遭遇而扼腕叹息。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整整一个小时,周作人都在讲述他与鲁迅的故事。他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饱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台下的学生们始终静静地聆听着,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离开。 当下课铃声响起,周作人才恍然惊醒,仿佛从一个悠长的梦境中归来。他环视了一下教室,目光中带着几分迷茫和失落。学生们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们用崭新的眼光打量着这位可敬的老师。 下课铃声响起,周作人恍惚地走出教室。他的脚步沉重,仿佛背负着一个世纪的重担。校园里的欢声笑语似乎与他无关,他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梳理自己的思绪。 不知不觉中,周作人来到了学校的一个僻静角落。这里有一棵古老的柏树,树荫下摆着一张长椅。周作人在长椅上坐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任由自己的思绪飘散开来。 他回想起自己与鲁迅反目的种种原因,那些曾经让他们争吵不休、老死不相往来的事情,此刻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抗战时期,八路军队长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八路军只要在铁路线上一活动,日伪军就马上出
【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