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怼何祚庥,项立刚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贬成“渣”,岂不知自己也陷入渣】 应该承认,项立刚在通信科技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自从他跟何祚庥互怼之后,他就变成“怼天怼地怼祚庥”了,只要何祚庥说啥,他都逮着怼,不管懂不懂,几乎达到口不择言的地步。 何祚庥说自己最爱的4部长篇小说是《家》《春》《秋》和《子夜》,而不喜欢四大名著,觉得四大名著离现代社会太远。这不,项立刚逮着就怼,说何祚庥“否定四大名著”,然后延展开去,几乎就是胡说八道了,说“五四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建设上是负的”,“回望中国现代文学,从1919-2019,我的评价就是渣”。 他言之凿凿,却忽略了文学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历史地位,不应简单地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评判标准。在项立刚滔滔不绝地贬低中国现当代文学时,他似乎忘记了自己也不过是站在一个狭隘的视角上发言。他的言论,不仅未能展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尊重与理解,反而暴露出自己对于不同领域知识的浅薄认知。真正的智者,应当具备包容与谦逊的品质,能够欣赏不同领域的璀璨成果,而不是盲目跟风,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快而失去理智。 项立刚的行为,无疑是在为自己挖了一个坑,他试图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却未曾料到,在这场无谓的争论中,项立刚不仅未能成功“怼”倒何祚庥,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渣”的争议之中。项立刚的言论无疑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和偏见,他对何祚庥观点的曲解与夸大,不仅偏离了理性讨论的轨道,也暴露了在学术与文化评价上的肤浅与片面。将“否定四大名著”这一具体论断无限放大,进而全盘否定“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贡献,这样的逻辑跳跃无疑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现代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经历了从旧到新的蜕变,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剑,披荆斩棘,探索着民族精神的觉醒与文化的现代化之路。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一代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更在思想启蒙、人性探索、社会批判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将这样一个丰富多彩、成就斐然的文学时期简单地冠以“渣”的评价,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无数文学先驱努力与贡献的抹杀。 项立刚的言论,或许能引发一时的关注与争议,但终究难以掩盖其缺乏深度与理性的本质。在对待历史与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应保持敬畏之心,以客观、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与评价,而非任由个人情绪与偏见左右我们的判断。@项立刚
【为了怼何祚庥,项立刚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贬成“渣”,岂不知自己也陷入渣】
轻上红楼
2025-01-12 22:21:4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