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福州解放。蒋介石下令将带头逃跑的李延年、李天霞关押,声言要枪毙。二李被抓,让在漳州的国民党上将刘汝明大感不安,担心也步后尘。 刘汝明是河北献县人,十七岁投军加入北洋军,他的管带是冯玉祥。冯玉祥第一眼看到刘汝明后就很喜欢,不久后就提拔他当了仆长(相当于班长)。此后,随着冯玉祥势力的不断扩大,刘汝明的职务也不断晋升,成为西北军的“十三太保”之一。 中原大战中,刘汝明被冯玉祥任命为第五路军总指挥,指挥三个军,当时蒋军的陈诚、蒋鼎文、顾祝同等人,也不过是军、师长。 中原大战后期,西北军将领见大势已去,纷纷倒向老蒋,接受改编,刘汝明召集部下说:“我追随冯先生十八年,是把他我从一个小兵提拔为总指挥的,别人投不投是他们的事,我们是决计不行的。” 直到冯玉祥宣布下野,西北军“五虎将”之一的宋哲元,所部编为29军后,刘汝明率部去投,担任师长。宋哲元的二十九军系统,在卢沟桥事变前夕,控制察哈尔、河北两省及北平、天津两个特别市,说是一个军的番号,兵员却超过十一万,刘汝明的师,实际兵力超过一个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二十九军的部队扩编为两个集团军,刘汝明先后担任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务,并被授予中将加上将衔,成为可以肩挂三颗星的蒋军将领。 在抗战中,刘汝明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1937年8月,汤恩伯率部与日军在南口激战十几天,战后他将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并向老蒋状告刘汝明,说其保存实力。 刘汝明派亲信李诚一去找老蒋汇报,说刘汝明率部在张家口和日军血战一周,阵亡旅长一人、团长二人、营长十几人,其中有个叫刘田的团长,在身上绑满手榴弹冲向日军坦克壮烈战死。 老蒋了解情况后,收回了对刘汝明的处分,并随后亲自召见,奖励了几万大洋。 有一次日军空袭时,刘汝明的大儿子刘铁山和二儿子刘铁军,背着高射机枪奔跑着向日机射击。刘汝明得知后,干脆把刘铁山送去美国学习驾驶技术。 在当时的国民党军中,空军是最危险的,尤其是飞行员,死亡率极高,国民党的军政大员中,送子弟参军的不少,但送去当飞行员的几乎没有。刘铁山学成回国后,在一次空战中战死。素来对西北军将领有成见的何应钦,十分感慨,此后每每谈及此事,总是要称赞刘汝明一番。 日本投降后,刘汝明率部到许昌受降,之后,他的第二集团军改为第四绥靖区,划归郑州绥靖公署(公署主任刘峙)。刘汝明效仿老长官冯玉祥,对部队推行家长式管理,使得官兵对他很是服从,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正因如此,老蒋对他一直采取以拉拢为主的手段。 徐州“剿总”成立后,此前因屡战屡败被老蒋撤职一年多的刘峙担任总司令,刘汝明见刘峙又当了自己的直接长官,气不打一处来,对亲信发牢骚说这仗不能打了,早晚都是个输。 淮海战役前夕,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在广播上号召原西北军将领阵前起义,老蒋将刘汝明、冯治安、孙良诚等人召到南京,口头上进行安抚,暗中则指示保密局长毛人凤派特务监视几人及其家属。 11月8日,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率二万多官兵在运河前线起义,老蒋震怒之下将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召到南京,名为调查,实则软禁;不久后,孙良诚兵败被解放军俘虏。 孙良诚后来被派去劝说刘汝明起义,不想这是孙良诚逃离的阴谋,陪同前往的周镐等人被刘汝明押解去南京“请功”,不久后周镐等人遭到杀害,这是刘汝明军事生涯中的一大污点。 淮海战役后期,刘汝明和李延年的绥靖区改为兵团,这两个兵团司令官受命北上救援黄维兵团,但两人都是保存实力的好手,除了在老蒋派次子蒋纬国督战期间,稍有积极外,其余时间都在“打酱油”。 渡江战役前,刘汝明被任命为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官,在解放军渡江后,他不理会总司令汤恩伯的命令,自行率部一路南逃。 福州解放后,老蒋下令将临阵逃脱的李延年、李天霞这两个黄埔将领关押审判,这让刘汝明大为不安。老蒋为了让刘汝明替他卖命,派人送去二十万大洋劳军,让他协助汤恩伯防守厦门。 在老蒋主持的军事会议上,刘汝明和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慷慨陈词”,说定然会“死战不退”。老蒋大为高兴,表扬了刘汝明和胡琏。 老蒋回到台湾后,和陈诚谈话时,认为只要刘汝明、胡琏肯用力,厦门守上三个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老蒋实在是想多了,解放军发起进攻后,胡琏的部队,跑的比刘汝明还快,当然刘汝明跑的速度也不慢。 虽然刘汝明试图保存实力,但自江北溃逃到厦门,千里路程,部队还是损失大半。厦门解放时,刘汝明带着一万多残部乘船去台湾,陈诚这边早就严阵以待,派三个团的人驻守在高雄港,待刘汝明的部队一下船,就全部缴械,打乱建制分配给了台湾的其他部队。 到台后的刘汝明,被免去一切职务,只挂了一个战略顾问的虚衔,两年后,已无利用价值的他被强制退役。晚年的刘汝明,过着赋闲的寓公生活,以撰写回忆文章来消磨时间。(图片:刘汝明)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