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屠呦呦受邀发表演讲时,由于话筒线不够长,不得不弯着腰讲话。就在此时,瑞典医学家安德森快步走到她面前,单膝下跪为她举起话筒,整整30分钟一动不动。因为他深知,青蒿素对世界的重要意义
2015年12月7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颁奖现场。
屠呦呦,瘦小却挺直的身影,站在演讲台前。
她缓缓调整话筒,准备讲述一段震撼全球的科学故事。
然而,她很快发现,话筒线太短。无奈之下,她只能弯下腰,尽力贴近话筒开口讲话。
这时候,台下一位白发苍苍的瑞典医学家安德森站了起来。
他快步走向台前,单膝跪地,双手举起话筒,高度刚好对准屠呦呦的嘴边。
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屏住呼吸。
安德森的动作没有任何犹豫,他一直保持这个姿势,直到演讲结束。
他的膝盖也许早已僵硬,但他始终一动不动,因为他深知,站在他面前的这位科学家为全人类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疟疾,这个被称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的疾病,曾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非洲的儿童和孕妇。
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亿人感染疟疾。
无论是古代的寒热病,还是现代医学对它的研究,疟疾都是一种顽疾。
上世纪60年代,疟疾的治疗陷入绝境。
传统药物奎宁和氯喹逐渐失效,耐药性疟原虫的出现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找新药,美国耗资巨大的项目筛选了21.4万种化合物,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然而,一个转折点正在中国发生。
1969年,中国启动了代号为“523”的抗疟项目,意图寻找一种新的抗疟药物。
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科研攻坚战,任务被分配给多个科研团队。
那一年,屠呦呦被任命为中药组的组长。
作为药学系出身的科研人员,屠呦呦面临的,是从中医药中寻找突破的任务。
她和团队翻阅了大量古籍,收集了2000多种药方,最终整理出640种候选草药。
然而,实验失败接踵而至。
失败是科研的常态,但也最考验人心。
无数次失望后,屠呦呦的团队仍坚持筛选草药。
终于,她从东晋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突破口。
那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让她灵感迸发。
她猜测,有效成分或许不能耐高温,于是采用低温提取法。
果然,这种方法成功提取出了高效的抗疟成分——青蒿素。
1972年,这一发现被证实对疟疾有显著疗效,为全世界带来了曙光。
青蒿素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
从最初的提取,到后续的双氢青蒿素改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艰难攻关。
这个过程不仅是科研上的成就,更体现了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5年,诺贝尔委员会授予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抗疟事业的贡献。
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整个团队,对中国科学界的一次重要认可。
安德森是一位深耕疟疾研究多年的医学家。
他深知疟疾对全球尤其是非洲地区的影响,也明白,青蒿素是疟疾治疗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知道,这不仅是对屠呦呦个人的尊重,更是对一位改变世界的研究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屠呦呦的故事只是中国科学家群像中的一个缩影。
比如,屠守锷,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从飞机制造到导弹设计,他和团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
孙家栋,“卫星之父”,主持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发,用星罗密布的卫星群改变了世界;
黄旭华,“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三十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们和屠呦呦一样,低调、不畏困难,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回到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它不仅挽救了疟疾患者的生命,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价值。
屠呦呦将青蒿素称为“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这一句话,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展现了现代科学的力量。
这份礼物,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
30分钟里,不止是敬意的传递,更是人类对科学贡献的一次深刻致敬。
这份敬意,属于屠呦呦,也属于所有像她一样默默为世界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黑丝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
用户14xxx86
大大的赞,所有科学家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