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的一天,儿科医生张金哲痛苦地割开女儿后背溃烂处,黑乎乎的血块流出,他赶紧清理干净,再用力挤出血块再清理,一遍又一遍,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女儿,他祈祷奇迹发生.....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但中国的医疗领域却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此时,许多传染性疾病迅速蔓延,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许多致命疾病接连爆发,如白喉、猩红热以及皮下坏疽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给当时本就紧张的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严重的时期,每五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死于这些病症,死亡率触目惊心。 作为一名刚刚开始执业不久的年轻医生,张金哲亲眼见证了这一切。1946年的一个深夜,一名焦急的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闯入诊室。这个孩子不到一岁,身患白喉,呼吸急促,几乎无法发出声音。 张金哲明白,想要挽救这个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紧急开刀切开气管,但由于他经验不足,并不具备这种手术技能。他迅速请来更资深的医生,但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同样没有能力应对这个突发的危机。 在他们的眼前,孩子渐渐停止了呼吸,最终无力回天。张金哲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深深自责,成为他无法摆脱的阴影。 然而,比这更大的挑战很快降临。1948年前后,名为“婴儿皮下坏疽”的疾病在全国范围内暴发。这种病情发展极快,婴儿一旦感染,往往在两三天内便会死于脓毒感染,死亡率几乎为百分之百。面对这种致命疾病,所有的医生都束手无策。 张金哲深知,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这些无辜的生命将接连消失。于是,他大胆设想,如果能在疾病扩散之前,及时切开患处,排出脓液,或许能给孩子们带来生的希望。 但这一设想很快被同行们否定。传统医学的观念认为,只有化脓局限、成熟的脓肿才能进行切割,而张金哲的做法与这种医学理念完全相悖。当时的医学界对这一治疗方式并没有信心,也没有医生愿意冒险尝试。 就在他陷入困境之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他刚刚出生三天的女儿也感染了皮下坏疽。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张金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亲自给女儿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顺利进行,但接下来的观察期让张金哲感到如同度日如年。他守在女儿的床前,密切关注着她的每一分变化。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女儿的病情没有复发,逐渐康复。 这次手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例婴儿皮下坏疽成功治疗的案例,也为后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张金哲的勇气与实践改变了婴儿皮下坏疽的治疗方式,将死亡率从接近百分之百降低至5%以下,挽救了无数婴儿的生命。 到了1950年,年仅30岁的张金哲便接受了国家赋予的重任,致力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创立小儿外科专业,这个决策不仅标志着中国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无数儿童带来了新的希望。 刚开始时,小儿外科这一新兴科目在社会上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初期的北京大学医学院,小儿外科病房几乎空无一人,五张病床显得格外空旷。 许多父母对“给孩子开刀”的治疗方式心存疑虑,甚至有的家长不相信曾经手术过的孩子能够存活。这样的冷遇持续了数月,直到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这一切。 一个被认为是死胎的婴儿被遗弃在产房的污物桶中,而后发出的哭声引起了清洁工的注意。这名婴儿被送到张金哲的手中,经检查发现并非“怪婴”,而是脑膜膨出的病症。 经过及时手术,孩子成功复原,成为小儿外科科室的第一个病人。这一事件的广泛传播,让小儿外科逐渐为公众所知,树立了张金哲在医学界的声誉。 1955年,张金哲调入北京儿童医院,负责建立并发展小儿外科。在当时的条件下,医疗设备匮乏,尤其是小儿麻醉技术的不足,使得许多复杂手术无法顺利开展。 面对西方技术封锁,张金哲决心开发适合中国的麻醉方法。他和团队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以肌肉注射硫喷妥钠为基础的麻醉技术,这种技术既能确保孩子在手术中处于无痛状态,又不需要插管,避免了诸多风险。通过这一创新,无数患儿成功接受了手术,恢复健康。 在儿科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张金哲不仅关注技术创新,也始终把患者的福祉放在首位。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治疗。 当时,治疗此病的传统方法是开腹造瘘,这一方式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甚至有的因无法承受生活负担而放弃治疗。张金哲认为,治病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减轻其痛苦。 为了避免造瘘,他潜心研发新型手术器械,最终设计出了“张氏钳”,这一器械使得手术得以在不开腹的情况下顺利进行,从而改变了治疗“巨结肠”病症的传统方法。这一创新不仅为国内患者带来了希望,还被广泛应用到国际医疗中。 参考资料:国家卫生健康委党校作. 《百年卫生 红色传承》 2021
1948年8月的一天,儿科医生张金哲痛苦地割开女儿后背溃烂处,黑乎乎的血块流出,
爱吃凉历史
2025-01-12 18:32: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