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9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案例,安徽定远县王某好的其两个儿子霸占村支书一职,重婚罪、诈骗罪等数罪并发,被判十四年
一人当村支书不够,两代人接力“守护”这个位置,这不仅让人疑惑,也令人深思。
这起案件发生在安徽省定远县,王某好和他的家族利用村支书的权力,不仅操控村务、攫取利益,还横行乡里、欺压村民。案件背后的故事充满戏剧性,也让人触目惊心。
从2000年开始,王某好的父亲王某善担任村支书,他并未履行好基层干部的职责,而是以家族势力扩张影响力。
为了巩固地位,王某善甚至组织家族成员追打选举对手,致一人轻伤。这不仅为王家积累了恶名,也拉开了他们把持基层政权的序幕。
之后,王某善利用各种非法手段扶持自己的两个儿子接任村支书,他们通过打击报复对手、贿选等手段,确保王家长期控制村政。整个村庄的事务俨然成了家族的“私人领地”。
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王某好不仅利用权力为家族牟取私利,还带领家族及社会闲散人员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在村内外实施多起违法犯罪活动。
他们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扰乱社会秩序。
更让人愤怒的是,王某好还通过伪造材料骗取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非法占用耕地建设猪场、混凝土搅拌站和水塘。
村集体资产被视为家族的“私人财产”,大量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村民利益严重受损。
这样的行为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人敢如此肆无忌惮地侵害村民利益?其实,农村黑恶势力并非个例。
他们利用宗族势力,通过暴力、威胁甚至贿选等手段控制村政,破坏基层治理的根基。这种现象犹如毒瘤,侵蚀着乡村发展的健康肌体。
为了打击这些“毒瘤”,司法机关重拳出击,2025年,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法院对王某好案进行了审理。
法院认定,王某好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诈骗罪、故意伤害罪和重婚罪等多项罪名。最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这起案件的审判不仅对王某好及其家族形成了震慑,也让当地村民感到正义得以伸张。然而,这背后也暴露出农村基层治理的诸多问题。
例如,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把关不严,为涉黑人员参选留下了漏洞。部分地区的村干部监管薄弱,使得黑恶势力有机可乘。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法院还邀请全县258个村的党组织书记旁听庭审,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强化了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
同时,法院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完善基层治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此外,全国范围内针对农村黑恶势力的专项斗争也在持续推进。
例如,“三级联审制度”的推行,为村干部选拔增加了三道筛选环节,从源头上堵住涉黑人员的选举通道。
这一机制要求乡镇机关初审、县级机关联审、县委终审,全面排查候选人的品行、经历及违法犯罪记录。
不仅如此,国家还在重点乡村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协助村干部处理村级事务。这些措施有效增强了基层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黑恶势力往往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在王某好案中,他利用职权非法占用耕地、侵吞补助资金,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
而在其他案件中,也不乏通过高利贷、非法采矿、垄断工程等方式牟利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了群众利益,也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因此,打击黑恶势力不仅是为了维护法治,更是为了守护乡村振兴的成果。只有铲除黑恶势力,才能让村民安心生产生活,让乡村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这起案件的公开审理和严惩,彰显了国家对黑恶势力的“零容忍”态度。它不仅是一场正义的胜利,也是一场对基层治理的深刻警示。
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每一个村庄都能远离黑恶势力的侵害,让村民真正享受乡村振兴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