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能吃块豆腐都是奢侈品。 在农村一年也难得吃上一次。通常只有年底才能吃上豆

乐天派的海风 2025-01-12 09:10:46

30年前能吃块豆腐都是奢侈品。 在农村一年也难得吃上一次。通常只有年底才能吃上豆腐。其他时间根本吃不上,也吃不起。 正常的话,8月份在田埂上种上黄豆,到秋季才能有收成。收获的新鲜黄豆也舍不得吃,就等着年底用它来做豆腐。 大概在腊月20号左右开始,各家各户就开始做豆腐了。人人好象都是做豆腐的老师傅。 首先黄豆要用清水泡一夜,然后把泡软的黄豆磨成豆渣,一般用石磨碾成豆渣。石磨可不轻,一般需要二个人推石磨。光是磨豆渣就得小半天的功夫。石磨可不是家家都有的,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石磨。 磨出来的豆渣,加清水,用纱布滤出,就成了生豆浆,然后倒在大铁锅里,用大火反复煎熬,这就成了熟豆浆。 在大石缸里,加上熟石膏。把熟豆浆倒进去,再焖上一会,就可以做成豆脑了。 豆脑其实并不好喝,里面有黄水,一股味道怪怪的。但是一般人总是要习惯性地舀上几碗尝尝鲜,一年就这一回。 最后还要把豆脑里的黄水挤出来。一般是用纱布,把豆脑倒在纱布里,上面压上重物。现在有专门的木框,给豆腐定型。以前没有,就临时找来几个物件,把豆脑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就行。看着黄水一点点被挤出来。这个过程很漫长,通常需要好几个小时。 在农村,豆腐一年只做一次,所以每次做的量很大。有多少黄豆就做多少豆腐。当然,得留下一点,作为下一年的种子。 豆腐做好了,也舍不得吃,或者少许吃一点。等到大年三十晚上,还有正月里,家里来亲戚就有豆腐吃了。 豆腐还可以用油炸,把它组成生腐,有的地方也叫豆油果子。生腐切成丝,和肉丝,其它食材一起炒,别提多好吃了。 我们今天为什么每天都能吃上豆腐呢,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特别是有了电,有了电动工具,有了电磨,加上专业分工,专门有人做豆腐,以此谋生。做豆腐就变成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0 阅读:1
乐天派的海风

乐天派的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