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3日,胡宗南乘飞机逃离成都,兵团司令陈克非气得大骂说:“让我们成仁,他倒跑了。” 11月初,国民党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正在指挥所召集兵团司令官钟彬、陈克非及几个军长商议事情,突然作战参谋急匆匆跑进了说:“不好了,共军已渡过酉水,攻下茶峒、秀山。” 宋希濂等人摊开地图一看,均大惊失色,钟彬说:“共军拿下秀山后,下一步就是奔袭我们的后方,这下糟糕了。” 宋希濂问陈克非:“陈司令官的意见呢?” 陈克非说:“请宋主任下达撤退令吧,以免被前后包抄。” 宋希濂叹气说:“也只能如此了。” 接着,宋希濂和钟彬、陈克非等人,简单议定了撤退方案后,让各自回去组织撤退。11月17日, 宋希濂集团残部退到了江口镇,十来天的溃逃,超过三分之一的部队在解放军的追击中或被歼灭,或自行逃散。 蒋介石得知川东防线轻易丢失,气急败坏之后,写了九封亲笔信,让蒋经国带着去江口,交给宋希濂、钟彬、陈克非及宋部的六个军长。 老蒋给九人的信中,内容都不相同,有长有短。宋希濂在看完给他的信后,扫视其余人,见看信的陈克非面露喜色,不由得心中一凛。 陈克非和宋希濂的关系很是微妙,名义上归宋希濂节制,但他有和老蒋直接联系的电台和密码本,负有监视宋希濂的秘密任务。宋希濂是个聪明人,早就看破,平日也不和陈克非交心,暗中防范,唯恐被抓到把柄,告到老蒋那里。 在送走蒋经国后,宋希濂对钟彬、陈克非说:“老头子生气了,不能再退了。” 钟彬气冲冲的说;“反正也没多少家底了,打光算了。” 陈克非说:“不行的话退到白马山,在那里组织防线。” 宋希濂说:“白马山是前往重庆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地形也险要,你们二位会后组织部队去布防。” 出来后,钟彬对陈克非说:“干脆把我的十四兵团,并到你的二十兵团,由你老兄统一指挥。” 钟彬是黄埔一期生,陈克非是五期生,陈克非当团长时,钟彬就已是71军军长了。论资历,钟彬是高陈克非不少,显然这样说是意有所指。 陈克非说:“钟公,你何来此话?” 钟彬说:“也不怕丢人,给你实说了,刘平这个军长我指挥不动,他是从第二军出来的,十五军组建时,主要军官也都是从第二军抽调的,既如此,干脆由你指挥算了。” 第二军是当时西南蒋军中,仅存的建制完备的全美械军,是宋希濂集团的头号主力。两个多月前,以第二军为基干扩编了二十兵团,军长陈克非升任兵团司令官。 钟彬兵团在撤到江口时,所辖的三个军,都已残破不全,加起来仅剩二万多人,还不如陈克非兵团的第二军实力强。本就一肚子气的钟彬,见十五军军长刘平不服调遣,干脆破罐子破摔,连兵团司令官也不想当了。 陈克非劝说:“什么十四兵团,二十兵团,还不都是宋主任的部队,你我这个时候应该精诚团结,打好白马山这一战。” 11月20日,宋希濂在钟彬、陈克非兵团相继抵达白马山后,下令就地布防,要求至少在此地迟滞解放军二周以上。 21日夜,解放军先头部队在白马山和蒋军第二军交火,白马山之战打响。激战至22日,钟彬的十四兵团在解放军猛烈打击下,全线溃败,陈克非兵团的主力第二军也被打残。 宋希濂见状,只得下令总撤退,解放军不到三天,就完全占领了白马山。宋希濂在撤逃时,所乘汽车的车胎爆了,他和陈克非同乘一车,一路上宋希濂长吁短叹,很是沮丧。 到南川后,宋希濂不愿去重庆,陈克非则态度相反,于是两人分道扬镳,相向而行。钟彬在逃到涪陵时,被解放军俘虏。宋希濂则在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围。 陈克非率部走了没多久,见重庆难保,便转而向成都撤逃。蒋介石寻不见宋希濂,便让顾祝同联系陈克非。 顾祝同从陈克非那里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叮嘱说:“总裁对第二军很重视,让你务必掌握好。” 陈克非说:“总长,不瞒你说,第二军的大部都在白马山损失了,剩下两个军,都是空架子,我手头能掌握的部队,也就不到两万人。” 顾祝同听后愕然,只得让陈克非率残部往成都附近集结。12月3日,老蒋召见陈克非时,对身边的俞济时说:“马上通知王叔铭,让尽快准备一架飞机,把陈司令官的老太太及家属送去台湾。” 陈克非心中大惊,知道这是老蒋要拿他的家人当人质,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无法拒绝。老蒋在逃离成都时,将四川残余蒋军的指挥权,交由胡宗南指挥。 胡宗南召集手下的兵团司令官开会,信誓旦旦的说要和大家一同突围去西昌。23日,陈克非联系不上胡宗南,一问李文等人才得知,胡宗南一大早就带着罗列等亲信逃走了。 胡宗南飞逃后,蒋军的几个兵团司令官相继起义,陈克非在国民党元老张钫的牵线下,派人和解放军联系,商洽起义事宜。 陈克问张钫说:“我愿带着弟兄们起义,可能否在通电上不要骂蒋总裁?” 张钫笑着说:“你和刘文辉、邓锡侯他们不同,老蒋毕竟提拔了你,可以不写骂老蒋的话。” 25日,陈克非率兵团残部万余官兵,在郫县通电起义,迎来了新生。(图片:陈克非)
1949年12月23日,胡宗南乘飞机逃离成都,兵团司令陈克非气得大骂说:“让我们
文史记叙录
2025-01-10 22:13:47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