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74岁老将王濬立下首功。班师回朝,王濬为避免成为邓

文山聊武器 2025-01-10 18:18:16

280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74岁老将王濬立下首功。班师回朝,王濬为避免成为邓艾第二,闭门不出,得以善终,享年80岁。 280年,随着孙皓投降,东吴最终灭亡。这一年,年逾七十的老将王濬,凭借其卓越的指挥能力,为东吴的灭亡立下了赫赫战功。 王濬在班师回朝后,深知自己年事已高,且经历了许多权力斗争和历史风云变幻,为了避免如同邓艾那样身陷政治漩涡,他决定闭门不出,过上了低调的晚年生活。他不再参与政事,保持着沉默,力求保全自己的名誉和生命。最终,王濬安度晚年,享年八十岁,直到去世。 王濬,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生于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自幼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与智慧。他的祖先世代为官,担任俸禄两千石的职务,这使得王濬出身于显赫的官宦家庭。 然而,尽管他在学识、容貌等方面都极为出众,王濬却从不以名声为重,反而更注重个人修养与内心世界,因此虽然他才貌双全,但乡里人并未对他多加称道。 在建造新宅时,王濬特意修建了一条数十步宽的道路,当时的人们纷纷向他询问为何如此布局,他答道:“我希望能容下长戟幡旗。”这一回答引来许多旁人的嘲笑,但王濬却坚定地表示:“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番话表明了他不拘小节、胸怀远大志向的心态。 之后,他被征召为河东从事,凭借为人正直廉洁,赢得了许多官员的尊敬,也使得一些有贪污行为的官吏纷纷逃离。 不久,征南将军羊祜注意到王濬的才干,便将其征为参军,并在职务上给予了他极大的关照。然而,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王濬的评价并不高,认为他奢华且好高骛远,担心他无法担负重任。 但羊祜并未受此影响,他认为王濬才华出众,应当得到重用。最终,王濬凭借在羊祜麾下的优异表现,获得了巴郡太守的职位。 到达巴郡后,王濬很快意识到由于该地与吴国接壤,征税和徭役对当地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许多家庭因而不愿意抚养新生儿。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王濬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一方面加强了治安管理,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徭役的强度。他还颁布了新政,规定凡是有新生儿的家庭,可以免除徭役。这一政策有效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保住了数千个新生儿的生命。 不久后,王濬被调任为广汉太守。广汉一地因山川险要,地形复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王濬在此地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治理措施,加强了军事防备,同时推行有利于民众的改革,广受百姓爱戴。他的政绩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晋武帝司马炎决定任命他为益州刺史。 益州刺史的任命,不仅是对王濬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在王濬的治理下,益州的各族人民得到了较好的安抚,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尊重,使得各地纷纷归顺。王濬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令益州的局势迅速稳定。 然而,这一切并非朝廷最初的设想。朝廷原本打算召王濬回京,担任大司农,然而羊祜却暗中上书,请求王濬继续留在益州。这一举动源于羊祜对王濬在军事上的极高评价,尤其是在日后攻吴的计划中,王濬的作用不容忽视。 晋武帝司马炎正筹谋对东吴的战争,时局也为这一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王濬接到了修造战舰的命令,他投身于这一工程中,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打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型战舰。 这些战舰不仅庞大,而且设计精妙,可以容纳两千余人,甚至能在甲板上奔跑马匹。史书称这些船只为“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在舰队准备好后,王濬便开始了对东吴的攻势。面对众多反对声音,王濬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如果不尽早出兵,东吴在孙皓去世后可能会被更为贤明的领导所继承,变得更难攻克。 王濬的决心最终说服了晋朝高层,太康元年,王濬率领大军从成都出发,沿长江而下,一路攻破吴国的多个重要城市,直逼吴国首都建业。 王濬的军队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西陵、荆门、乐乡等城池,进展之快,令人惊叹。至三月,王濬率军抵达石头城,这座东吴的防线几乎无人可敌。在压力山大的局势下,孙皓最终选择投降,亲自赴王濬军营,递交降书。 孙皓的投降标志着东吴的灭亡,王濬凭此战功,被朝廷授予高官厚禄,历任辅国大将军、襄阳侯等职。他的军事才干和忠诚为晋朝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太康六年,王濬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岁。为表彰他的一生贡献,朝廷赐予他“武”字谥号。 参考资料:张大可等著. 《三国人物新传》 2003

0 阅读:1529

评论列表

飘落空中的云

飘落空中的云

6
2025-01-12 02:40

才华再好,如果没有贵人提携,那毛都不是。羊𧙖是谁,司马师的小舅子。

用户63xxx96

用户63xxx96

3
2025-01-12 18:58

弘农出名的不是杨氏吗

用户12xxx62

用户12xxx62

1
2025-01-15 14:51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