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多久没陪孩子阅读了 ?】
■新闻回顾
据《余姚日报》报道,2024年12月29日,余姚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作为少儿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共享文化空间,该馆突显余姚鲜明文化标识,彰显阳明文化元素,营造了温馨、趣味的分级阅读环境,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热情。阅读正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而孩子的阅读习惯与父母息息相关。你和你的孩子热爱阅读吗?你有多久没陪孩子阅读了?
■嘉宾发言
郑玉芬:在2024年年末收关之际,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不少人的年终盘点,其中不乏对阅读的盘点:有本人的读书清单、有作为老师(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带领学生读书的足迹、有父母陪伴孩子亲子阅读的记录,这些盘点的背后不仅仅是热爱与坚持!
李燕翁:现今生活节奏快,父母都非常忙碌,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少,但无论时间再怎么忙,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还是要空出来的,陪孩子阅读能增进情感联结,通过依偎共读营造温馨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与爱,密切亲子关系。同时,亲子阅读也能丰富孩子的词汇储备、激发表达欲望,优化语言表达,让孩子体会到“我和爸妈正在共同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久而久之,孩子自会把读书当成重要的事看待。而且通过亲子阅读,让亲子间的感情因共同回忆而更加密切。
陆银辉:我和家人长期保持着夜晚阅读纸质报纸、杂志的生活习惯和阅读方式,这种能够触摸感知温度的纸质阅读更能给人带来愉悦舒适的感觉。忙碌一天后,静下心来看看报纸、杂志,在文字和图片的海洋里和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是一件非常幸福而又值得珍惜的时光。我们都非常珍惜和热爱这样安静而又内心充盈的生活时光。
李燕翁:我认为家庭阅读需要环境的熏陶,要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首先要选合适的读物,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兴趣挑选书籍,低龄段可选色彩鲜艳、图案简单的绘本。可以让孩子接触优美的语言,培养思维能力,让他们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激发思考与想象。家长也可为孩子设置专属的阅读时段,如睡前半小时,养成阅读生物钟,营造仪式感。阅读时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演绎角色,还可以讨论情节、角色扮演。
郑玉芬:年轻时我也曾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当年换新房子时,我特意做了两个整墙的大书柜,一个是我自己的,一个是女儿的,各种类型的书籍把书柜填得满满当当。除了教学类、心理类的专业书籍,我还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女儿的书柜除了经典名著、推荐书目,大多是一些科学、童话、小说、故事类的书籍,带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品味经典,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给人以力量与激情。哪怕是轻轻薄薄的童话故事小册子,也会有一些故事打动我们,会有一些人物鼓励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让人受益终身。
李燕翁: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共享的一段温暖而珍贵的时光,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意义非凡。孩子在聆听故事、翻看绘本时,接触了丰富的词汇与多样表达,语言能力也随之提升。从牙牙学语时简单的叠词,到能清晰讲述复杂故事,阅读的力量不容小觑。同时,故事中的奇思妙想激发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他们心中播下创新种子。它也是增进亲子情感的坚固桥梁,在温馨的灯光下,父母与孩子依偎共读,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全身心的陪伴,这份亲密接触让亲子关系更紧密。家长温柔的声音、专注的神情,都是爱的传递,为孩子内心注入安全感与归属感。
郑玉芬:在孩子小时候,我非常关注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办了市图书馆的图书卡前往借阅。还常常带孩子去新华书店、读书人书店看书。我的想法是,在书店里沉浸式感受读书的热烈氛围、寻找想看的书,在图书馆里借到想看的书,然后带回家阅读。因为借阅有时间期限,能让孩子在读书的同时思考时间管理,如何安排每日、每周的阅读量,统筹协调各项学习活动,让孩子体悟到“时间就是金钱”。当然,有些书图书馆里没有,那就需要自己购买、或者回到学校和小朋友交换阅读。我觉得这样的阅读方式能让读书的价值更大化。小朋友之间的书籍交换,使阅读价值更丰富,同伴互读也能促进孩子间的人际交往、情感思想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可谓意义深远。
李燕翁:亲子阅读宛如一场奇妙旅程,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收获智慧;让父母与孩子心灵贴近,共享温情。家长们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同翻开书本,在阅读中陪伴孩子成长,书写属于彼此的美好篇章。
郑玉芬:孩子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我们家长也不敢再让孩子花时间继续课外阅读了,满脑子是中考和高考。孩子上了大学,亲子阅读就没有了,我们也很少关注他们的课外阅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际鸿沟也阻碍了我们之间的阅读交流。
陆银辉: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碎片化的生活时间下,每天想要和家人一起安静读书看报的时间显得少之又少。在碎片化的生活时间里,一些人选择了观看短视频、阅读电子读物的休闲方式,但长期刷短视频,会导致大脑对外部环境感知力和敏感度降低,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可能会产生焦虑和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短视频的碎片化信息处理方式会减少大脑对高级认知功能的使用,长此以往,会对认知加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使大脑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短视频的快速信息切换也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短视频带来的大量信息可能会让人加重认知负担,引发焦虑和情绪波动。长期刷短视频还会对视力、睡眠造成影响。
郑玉芬:随着时代的变迁,阅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我更多的是在听书、读电子书;除了有组织的读书会,参与群体阅读、读书交流的也不多,悠闲、随意地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偶尔也根据需求啃一下专业书,领域多元、涉猎广泛,但大多是泛泛而读。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和孩子在一个阶段内一起读、更重要的是读后要有交流和讨论。
■网友围观
@ 暴躁的妹子:我家娃阅读面已经养成了,从小给他坚持讲了几年的绘本,现在自己阅读面很广。
@ 想游山玩水啊:那就是要坚持下去!
@ 没有蛀牙200912:我女儿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翻书,我有时候观察,不知道她读懂多少,但我总觉得吧,如果读书(翻书)让她自得其乐,享受,那就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