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魔法”几时休?解决问题的关键或在管住产品新发

新黄河 2025-01-10 06:49:08

岁末年初,又是盘点梳理一年投资收益的时间点,小枫(化名)打开自己银行APP一核对,发现自己的理财收益“被偷家了”。

作为一名普通银行理财投资者,不知道你有没有小枫一样类似的经历。去年年初,小枫在自己工资卡对应的银行APP兴冲冲按照收益率排名,筛选了一款过往年化收益率高达6%的产品,一兴奋立马“无脑下单”,第二年年初突然想起曾经申购的这款产品,仔细算了算自己实际拿到的收益率按照年化折算竟然只有3%不到。再看一下自己买的其他理财产品,无独有偶,很多曾经看着5%以上过往业绩买入的产品,到第二年算一下真实获得的年化收益确实只有2%-3%。

眼下也是很多理财子公司和银行渠道部门热火朝天营销新产品的时刻,不少产品显眼位置标出“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高达8%”的字样,这一次,小枫却退却了。

“原来网上说的‘理财刺客’是真的。”小枫感慨道。

多位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很直接地告诉记者:“千万不要看产品标注的收益率,这都是我们‘打榜’产品,实际上最后都拿不到这个特别高的收益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理财子公司为了做大资产管理规模,通常使用小额“壳产品”不断新发份额,刻意标高收益率来“诱惑”普通投资者买入,在买入之后不久,收益率“断崖式下跌”,直到“泯然众人”。客户发现收益较低后赎回,理财子公司再新发一个标高收益率的产品诱导客户买入,如此循环往复。这种产品在业内也被称为“理财刺客”。

“这种做法对普通理财投资者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渠道端现在也深谙这些‘玩法’,甚至向理财子公司定制这样的产品,要求初始收益率比其他产品更高,甚至2024年年底水涨船高来到了7%以上。以目前底层资产价格来计算,理财收益率鲜少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上述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

2024年末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海报

疯狂新发产品之谜

根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市场存续24211只银行理财产品,而全市场新发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29649只(含私募产品)。

也就是说,去年平均每个工作日,全市场要“上新”120只产品。可参考债券基金,2024年总共发行336只债券型基金,相当于银行理财3个工作日发行的产品数量。而包含债基,去年所有基金公司共成立了1136只基金产品,也就相当于银行理财不到10个工作日新成立的产品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已经超过32万亿,是实打实的“资管一哥”,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市场银行理财合计规模为29.74万亿元,即便年底略有增长,应该也是小于等于公募基金整体规模。

一位国有大行个金部高管对记者表示:“现在银行渠道不仅代销自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还可以代销他行理财。全市场两万多只理财产品,名称基本十分类似,经常名字里带‘鑫’‘金’‘利’‘稳’,还有些一发就是十几期、几十期,一问大多是风险程度R2的固收产品,我们作为渠道端的负责人都看不懂这些产品,更别提基层网点的成千上万的理财经理了。内部培训都不知道从何培训起。”

一位理财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几个人的固收投资团队动辄要管理七八十只固收产品,“根本没法去照看自己的每一只产品,甚至有些产品已经处于‘半放弃’状态,大家主要关注的都是自己刚刚新发的这几只产品。”

专业金融机构都搞不明白这两万多只产品有何区别,普通投资者更是迷茫。那为何理财要发行这么多新产品呢?

记者从业内多方获悉,原来,理财业内现在流行“养壳产品”,一段时间后做高收益率在渠道端“打榜”,吸引客户买入,然后在收益率“泯然众人”后再新发产品,并不断循环。循环往复之后,市场上就有了两万多只理财产品。

具体做法为:同一家理财子公司的多只银行理财对应一只信托计划,这些理财产品并非完全“净值化”,如果有一些运作下来的没有分配给相应的客户的盈余,就留存在信托计划之中。这时,渠道端对理财子公司提要求说,希望能给自己的少数高净值客户提供一只收益率在6%-8%的产品额度,并且收益率要稳定1-3个月,那么理财子公司为了维护这个渠道,就发行这样的一只产品,但该产品并不是私募发行定向给客户的,而是一只公募产品。通常这新发产品在银行APP上也能找到,但标记的业绩比较基准比较一般,也没法展示过往业绩,银行APP不会推荐在首页,普通客户通常也搜不到这个产品。但一些银行的分行的理财经理提前知道这个产品未来会保障客户较高的收益水平,因此会通知自己的大客户购入。

这产品在发行初期怎么保证收益能达到6%-8%呢?从对应多只产品的信托计划中腾挪。信托计划中有一些其他理财产品运作产生的盈余,没有通过净值化的方式给到对应客户,而积淀在了信托计划中。由于给到特定客户的这个新产品一般规模不会太大,有时候几百万,有时候几千万,这也就意味着信托计划中只要稍稍腾挪一些沉淀收益到新产品,这只产品的初期业绩就会飙升。

1-3个月后,这个产品即将对普通投资者开展营销,这时候上述分行的理财经理就会通知之前买入的客户赎回该产品,而这只被大客户“抛弃”的产品也就以“过往1个月/3个月年化收益率6%”的标签闪亮“打榜出道”了,参与全市场产品的“吸金角逐”。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纷纷抢购这只高收益产品,却不知道不久之后这只产品实际收益率要跌回2%。真是名副其实的“出道即巅峰”。

“现在也有一些银行渠道注重客户体验了,要求客户购买之后理财收益率不要暴降,要慢慢降下来,特别是普通客户刚持有的1-2个月,稍微稳定一点,后面再降。”上述理财投资经理苦笑道。

客户发现自己实际拿到的收益率远不及“打榜”时的收益率,通常是滞后几个月的。这是因为各家银行APP的收益展示方式还没有像基金业那样统一,有些银行经常会在显著位置选择性展示比较好看的数据,比如不展示最近1个月的收益率,转而重点展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而后者是包含“打榜”之前的高收益率的。

“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拿到的收益率是多少,有时候还真的得自己拿笔拿纸去算,银行APP不一定看得到。”小枫对记者说。

收益率“虚假繁荣”引发监管关注

上述做法其实隐含几重危害。

第一是存在对普通理财投资者的欺骗。目前已经是低利率时代,很多投资者已经看到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已经逐步意识到收益率波动下行是未来的常态。而部分银行理财营造出一种“高收益幻象”,既违背客观市场规律,又与底层资产实际收益率背离,并且,普通客户一般都拿不到营销时展示的“过往战绩”。近期,不少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因实际业绩不达标频频被客户投诉,这不是一句“理财净值化要接受产品波动”可以搪塞的。

第二,对少部分客户存在变相刚兑的情形。正如上文所述,理财子公司为了维护渠道,渠道为了维护大客户,通常提供一些收益率较高的新发产品,往往在约定时间内也能达成承诺的收益率。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违背“资管新规”以来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要求的。

第三,对不同客户不公平。信托计划中沉淀的资金其实是很多理财产品积攒下来的收益,这些收益原本应当归属于这些理财产品的客户,而非新发产品的少数客户。这相当于是用多数理财客户资金产生的盈利“补贴”了少部分“壳产品”的第一波客户,造成了对不同客户的不公平。

第四,频繁发“壳产品”导致理财投资团队精力分散,主要精力集中在新产品,老产品得不到关注,实际上这么多只产品也过度饱和,远超理财子公司现有人员的投资运作能力。

第五,造成理财行业无效“内卷”。很多理财子公司和渠道端也不愿意参与虚增收益率“打榜”的行为,认为存在对客户的不公平和欺诈。然而无效竞争通常裹挟着大多数市场参与方,如果别家的产品标记收益率超过7%而募集规模迅速走高,其他理财子公司和渠道端也很难按捺住不去效仿。特别是在年底的营销旺季,各家公司都想稳住资管规模,很难不有“动作走形”之举,而且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赌未来不会因此受到监管处罚。这是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

事实上,监管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灰色行为。去年8月,记者曾经独家报道,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子公司通报了多项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就包括“年化收益率展示虚高”,指的就是上述做法。

去年12月初,监管亦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监管还要求理财子公司开展整改,将产品产生的正偏离返还原产品原客户,不得用于新渠道新产品新份额的夸大宣传和打榜。另要求1个月内反馈发送整改报告,包括整改计划、措施等。

眼下,1个月即将到期。近期,多家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按照监管要求正在整改,但也有部分理财子公司“逆向思维”,趁机做大相关业务规模。这样的话,未来即便整改,也是在一个较高的基数上整改。

管好发行端,遏制“虚增收益率”

银行理财子公司诞生至今五年有余,净值化转型也是从6年前开启,相关机构和从业者也经常有回到“资金池”业务的冲动,但这与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背离的。如何有效监管一直是个难题。

多位理财业及基金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管好理财产品不“虚增收益率”的源头,其实是管理好产品的发行端。

正如上文所述,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远快于基金产品发行。这是因为理财产品备案即可发行,而基金发行采用注册制。也就是说,想要发行一只理财只需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对理财产品进行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而基金经理想要新发一只基金则需要经历漫长的审批流程。

上述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所在团队每天都可以无上限报备新产品发行数量,因为目前没有关于备案理财产品数量的约束,大家默认“法无禁止即可为”,理论上一天报备多少只产品都可以,并且可以“今天报备明天发行”。另一位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前固收总经理对记者说,他在理财子公司工作期间,只要准备好材料,一天最高会登记备案20只产品。

一位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新发一只固收类基金,首先要与托管行和渠道进行多重对接,快的话需要1-2个月,然后公司内部董事会需要审批新发基金的流程,也需要几周。接下来报送到证监会层层审核,理想的周期是8个月,有时候需要1年。

当然基金业产品发行数量较低,这是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严监管的结果。早年基金公司也十分热衷于新发基金产品,诱导基民不停地赎回“老基金”,买入“新基金”,利用明星基金经理的品牌效应,做大新基金规模,并时而造成了“基金公司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情况。但近年来这种现象在证监会加强基金产品审核后得到了改善。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如果理财产品备案制度与基金拉齐,那么当前营销收益率高于底层资产收益率的现象将得到扭转。发行速度减缓之后,理财公司的投资经理无法通过频繁发新产品的方式搅动市场,业绩“虚火”也会降下来,最终展示收益率会逐步贴近能够给到客户的实际收益率。

“打个比方,如果对理财公司新发产品进行数量约束,比如单家公司现金类理财产品和持有期7天的产品一年只能发10只以内,那么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匹配当前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的水平,投资经理也会更加专注存量产品,把业绩好好做上去,让普通理财客户更满意。”上述高管称。

2 阅读:509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