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加更多的

墟史往事啊 2025-01-09 18:03:18

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加更多的助燃剂。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应该减少600kg助燃剂才对。此话一出,全场都在嘲笑他,可钱学森却眼前一亮:好办法! 新中国成立不到二十年,国内百废待兴,国际形势紧张。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中国政府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与导弹,而这一切的关键人物之一,便是钱学森。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军人物,他凭借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国际经验,带领着一支年轻而有朝气的科研团队,开始了我国导弹研制的伟大征程。 钱学森与他的团队正紧锣密鼓地研发“东风二号”导弹。这种导弹,是在苏联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旨在实现中程打击能力,从而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战略主动权。 理想总是与现实之间存在鸿沟。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导弹的射程始终不够。团队多次进行推演和计算,甚至进行了多次地面测试,但结果都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人员的压力倍增,导弹的射程问题成了整个研发过程中的瓶颈。 1964年的春天。在导弹射程问题频频受挫的情况下,钱学森召集了一次关键的团队会议。会议室内,气氛格外紧张,几十名技术人员和专家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桌上堆满了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 此时,团队中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助燃剂的用量。因为在他们看来,增加燃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只有让导弹在飞行时具备更多的推力,才能实现远程飞行的目标。 “我们必须增加至少200公斤的助燃剂,否则导弹根本飞不到预定的目标。”一位资深的工程师语气坚定地说道,几乎所有与会者都点头附和。 钱学森坐在会议桌的正中央,双手托腮,眉头紧锁。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他深知增加助燃剂虽然可能短期解决射程问题,但这一方案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导弹的重量将大幅增加,结构负荷也将随之变得更为复杂。 正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个问题焦头烂额时,一个年轻的声音突然响起:“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增加助燃剂,而是应该减少它,甚至减少600公斤!” 这句话仿佛一声闷雷,瞬间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寂静。所有人转过头来,惊讶地望向那个站起来发言的小伙子。 王永志的发言让整个会议室为之一静,随即,很多人发出轻蔑的笑声。“减少助燃剂?这不可能,”有人嘲讽道,“推力本来就不够,再减少助燃剂,导弹怎么可能飞得更远?” 面对大家的质疑,王永志并没有退缩。他坚持自己的计算结果,解释道:“如果我们减少600公斤助燃剂,虽然推力会降低,但导弹的总重量也会减少。这样,飞行过程中空气阻力和惯性力也会相应降低,实际上能够提升飞行效率,射程反而会增加。”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时,钱学森突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王永志。他沉思片刻,随即拍案说道:“好办法!减少重量确实是个思路,我们试试这个方案。” 钱学森的这一番话让整个会议室再次安静了下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钱学森的判断无疑具有权威性。资深的工程师们虽然仍存疑虑,但钱学森的决定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的建议。 接下来的几个月,团队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开始验证王永志的方案。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实验,他们发现减少助燃剂确实如王永志所说,大大降低了导弹的总重量,同时有效提升了飞行效率。 真正的考验来自于实际发射。1964年6月29日,经过数月的准备,东风二号导弹再次运抵酒泉发射场,准备进行新一轮试验。这是决定性的时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国防技术的突破。 随着发射指令的下达,导弹点火升空,拖着炽热的尾焰划破长空。所有在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这决定性的一刻。几分钟后,导弹成功命中目标,飞行距离正好达到预定的1,200公里。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成功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王永志的建议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他在团队中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一突破不仅让东风二号导弹顺利进入实战应用,也为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永志的这一建议,不仅让东风二号导弹研制成功,更让他个人的科研之路充满了光辉。作为钱学森团队中的年轻一员,王永志凭借他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技术功底,迅速崭露头角。 后来的岁月中,他继续在中国航天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太空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0 阅读:0
墟史往事啊

墟史往事啊

文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