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支解放军先遣队踏入了荒无人烟的赛图拉哨所,本以为这片边疆早已被遗弃,然而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哨所内依然有人站岗。是谁在这偏远的哨所中坚守? 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一支先遣队踏上了前往中国西部赛图拉哨所的征程。这片位于昆仑山脉深处的土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偏远的边境之一。这里的地势险峻,荒无人烟。对于这些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来说,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次充满未知的征途。 一路上,冰河在脚下奔腾,冷风夹杂着雪花刺痛着脸颊,周围是连绵不绝的雪山和寂静的荒野,赛图拉哨所似乎被时间和世界遗忘了一样。 指挥员李指导员举起望远镜,俯瞰远处那座破旧的哨所遗址,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任务安排。他心想,这片遥远的边疆,不可能还有任何人驻守,或许哨所早已荒废。 当他们一步步接近哨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景象出现在眼前:哨所前的旗杆依然立着,几名身穿旧式国民党军装的士兵正步履沉重地巡逻着。他们的姿态虽然疲惫,却依旧保持着军人的挺拔。 李指导员和战士们顿时愣住了。这是1950年,解放军已经彻底控制了全国,国民党政权早在一年多前就瓦解了。 这些国军士兵为何仍然在此坚守?带着无数的疑问,解放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哨所。 国军士兵看到解放军时,神情显得无比惊讶,甚至有人泪光闪动。带队的国军排长王绍民快步走向前,颤抖地开口:“终于……有人来了!” 他的声音嘶哑,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四年多的坚守让这些士兵内心充满了煎熬与等待。他们没有等到国民党的换防部队,却在今天迎来了解放军。 1946年,解放战争尚未全面爆发,国民党政府依旧按例向赛图拉哨所派遣了驻防部队。然而,这支原本计划一年一换防的部队却因战事不断、局势恶化而被彻底遗忘在了这片荒凉的边疆。 150名驻防士兵逐渐减少,疾病、恶劣的环境和缺乏补给带走了他们的生命,最终只剩下了8个人。 王绍民望向哨所的一角,回忆起那些已经离去的战友,心中百感交集。这四年,他们靠着自己种植的一些粮食、挖掘的野菜和冰雪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物资补给早在1948年便已中断,队伍的壮丁逐渐倒下,剩下的战士们日复一日地坚守着,盼望着换防的到来。 1948年冬天,赛图拉哨所内的物资几乎耗尽,寒冷的风雪似乎要将这座哨所彻底淹没。王绍民和他的士兵们用尽了一切办法保持生存。 他们学会了在夏季短暂的暖季种植玉米和蔬菜,并将其储藏到冬季食用。偶尔,他们会用捡来的牛粪点燃篝火,尽量保持温暖,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只能一天吃一顿饭,勉强维持体力。 在那漫长的四年里,国军士兵们唯一的希望便是能够等到换防的到来。他们逐渐意识到,这样的希望或许永远不会实现。 王绍民望着茫茫雪山,不止一次想过要撤离,放弃这毫无意义的坚守。他和他的士兵们却没有这样做,他们选择了继续驻守在这里,继续扛起责任。 有时,士兵们会站在哨所的高地上,眺望着远处的山脉,期待着能看到一支换防的部队,甚至幻想着听到马蹄声或飞机的轰鸣声。四年过去了,赛图拉哨所的寂静从未被打破。 1950年10月,当解放军踏入这座荒凉的哨所时,士兵们才发现这些坚守至今的国军战士已经骨瘦如柴,面容憔悴,但依然坚定地履行着他们的职责。 面对解放军,这些士兵没有任何敌意,反而流露出一种久违的解脱感。王绍民说:“这几年,我们也想过要离开,但总觉得守在这里是我们的职责。” 解放军的战士们为眼前的一幕动容。尽管这些国军士兵曾经是敌人,但他们的坚持、他们的责任感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解放军战士。 彼此间的敌对情绪早已被抛诸脑后,双方战士围坐在篝火旁,国军士兵拿出了他们辛苦种下的玉米面,解放军也拿出从后方带来的罐头,大家共同分享这顿特殊的晚餐。在那一刻,赛图拉哨所不再是分隔敌我双方的战场,而是连接起同胞情感的纽带。 晚餐后,解放军指挥员李指导员站起来,对这8名国军士兵说道:“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战争已经结束了。你们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加入解放军,也可以选择回乡,我们会为你们提供路费,护送你们安全返家。” 听到这些话,王绍民和其他几名士兵的神情复杂。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无法再忍受这样的高原生活,选择了回家,但也有几个人决定留下,继续为保卫边疆而战斗。 王绍民是其中一位,他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我愿意继续守在这里,哪怕这里依旧荒凉,但这是我们的责任。”他的声音依旧坚定,仿佛那些漫长的岁月从未动摇过他守边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赛图拉哨所逐渐被现代化的边防设施取代。曾经那座荒凉的哨所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边防站。 他们的坚守不仅是一种军人精神的体现,更是对祖国边疆的无声守护。
1950年,一支解放军先遣队踏入了荒无人烟的赛图拉哨所,本以为这片边疆早已被遗弃
麻麻赖赖
2025-01-09 17:47:16
0
阅读:196
下弦月
向边防军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