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内蒙古一男生考上大学后,兴奋地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地从兜里掏出2

岔气查理 2025-01-08 21:16:36

1987年,内蒙古一男生考上大学后,兴奋地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地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给他说:“买双棉鞋穿。”26年后,这位男生带着一份神秘礼物找到了老师。可当老师打开礼物后,却吓得连连摆手说:“这礼物,老师不能收!”

陈志德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红彤彤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递给张秀荣:“老师,我考上长春地质学院了!”张秀荣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陈志德的手不停地说:“好!好啊!真是太好了!”

突然,她从兜里掏出一张20元的钱,塞到陈志德的手里,说:“拿去买双棉鞋穿吧,天冷了,别冻着脚。”陈志德愣住了——他知道老师每个月工资只有37元,这20元几乎是她的大半个月收入。

他接过钱,眼眶湿润,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这份感激。然而,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六年前。当时,年仅12岁的陈志德第一次出现在张秀荣的课堂上。

1981年,刚满31岁的张秀荣怀揣满腔热忱,来到内蒙古武川县一所贫困中学任教。武川县地处偏远,学校简陋破旧:没有像样的操场,教室里桌椅斑驳破损,孩子们的衣服大多打满补丁。然而,这些学生的眼神却透着对知识的渴望,让张秀荣下定决心,尽全力教好每一个孩子。

张秀荣发现,在她带的初二(3)班里,有一个特别的学生——陈志德。他总是穿着破旧的衣服,脚上的鞋子更是破了几个洞,但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尽管他性格沉默,不爱与同学交流,但他的数学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

起初,张秀荣只以为陈志德内向,不喜与人交流,但一次家访让她彻底了解了这个孩子背后的故事。

那天,张秀荣徒步走了4公里山路,才到陈志德的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酸不已:破旧的土坯房墙上布满裂缝,屋内昏暗狭窄,寒风从窗户的破洞里灌进来。

陈志德的父母显得疲惫又无助。母亲常年咳嗽,父亲也因过度劳作身体虚弱。家里有六个孩子,陈志德排行老二,哥哥已经辍学务农,四个妹妹还年幼。

“老师,我真的没办法了……”陈志德的父亲低声说道,“家里实在供不起他了,只能让他回家帮忙。”陈志德站在一旁,低着头一言不发,眼中满是无奈与不甘。

张秀荣心里一阵难受,她语重心长地对陈志德的父母说:“孩子成绩这么好,就算现在辍学,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只有让他读书,才能真正改变这个家的命运。”最终,在张秀荣的反复劝说下,陈志德得以留在学校。

张秀荣暗下决心,要尽力帮助这个孩子。她经常用自己的微薄工资给陈志德买笔、本子,甚至悄悄给他带一些干粮。

有一次,她发现陈志德的脚冻得通红,还穿着那双破鞋,就特意攒下大半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了一双新棉鞋。

陈志德也很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刻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然而,家庭的重担却从未放过他。初中毕业后,母亲因病去世,家里的情况更加困难,他几次萌生辍学的念头。

每次关键时刻,张秀荣都第一时间出现,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持他。她耐心地鼓励他:“知识能改变命运,你不能放弃。”在她的帮助下,陈志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高中期间,他们通过书信保持联系,张秀荣不断叮嘱他努力学习,有困难一定告诉她。

高中毕业后,陈志德终于考上了大学,但就在他满怀希望之际,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四个年幼的妹妹。

他在大学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兼职打工,将赚来的钱寄回家中,承担起抚养妹妹的责任。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忘记张秀荣老师的教诲。

大学毕业后,陈志德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从基层员工做起。他工作勤奋,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很快晋升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随着事业的成功,他帮助妹妹们完成了学业并成家立业,终于让整个家庭摆脱了贫困。

26年来,张秀荣老师始终是他心中的灯塔。即便忙于工作,他也坚持每年给老师写信或打电话问候。每逢寒暑假,他都会抽时间回武川县看望张老师,带些小礼物和自己的奖状、证书。

2007年,陈志德得知张秀荣老师依然住在学校分配的老旧宿舍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他心中十分愧疚,决定在张老师60岁生日时,为她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生日当天,初二(3)班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为张秀荣老师庆祝寿辰。陈志德带着一份礼物来到张老师面前。他递给她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套县城的房产证和钥匙,以及一本存折,上面有10万元。

张秀荣打开盒子,顿时愣住了。她连连摆手:“这礼物,老师不能收!我当年只是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事,不求任何回报。”

陈志德却坚定地说:“老师,当年您20块钱买的那双棉鞋,我一直留着。没有您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套房子和这笔钱,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您能住得舒服一些。”

在场的同学无不动容,张秀荣含泪接过礼物。她对陈志德说:“你的成功,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

从20元的棉鞋到一套房子,这份跨越26年的师生情,超越了物质的价值,传递着感恩与爱。

0 阅读:63
岔气查理

岔气查理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