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后,失温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或高海拔地区。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导致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一般体温低于35℃就属于失温。在地震后,如果被困或在寒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就容易出现失温。
如果发现有人失温,首先要尽快去除导致失温的原因,将失温者转移到避风、避雨、干燥的安全地带,避免让患者暴露在潮湿和大风环境里,不要让患者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脱下患者被打得透湿的贴身衣物。
对于轻度失温者,可将其转移到温暖的室内或帐篷内,用干燥的毛毯、被褥、保温毯等包裹身体,更换干燥保暖的衣物,同时可以让其吃点流质食物和含糖的食物补充热量,还可以用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放在腋窝、颈部和腹沟处帮助复温,但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烫伤。
若是中度及重度失温者,要对躯体核心区加热复苏,可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区给予保温袋加热。在现场救援时,主要是做好身体的包裹,用轻柔的手法担架转运,尽快将其送往专业医疗救治场所。需特别注意,不要给中重度的失温者进行四肢加热、喝热水或饮酒,因为这可能会使大量低温血液回到循环,带来低血压和温度进一步降低等风险。
在地震后的寒冷环境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时补充热量,避免失温的发生。如果不幸遭遇失温,一定要冷静应对,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