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浙江有个人在得知铜价从每吨3万元涨到8万元的时候,果断把家中积蓄,加上房产抵押囤了125吨。就在大家以为他要大赚一笔的时候,他却宣布自己的铜屋正式开张,而且免费对所有人参观。 信源:搜狐 朱炳仁,作为铜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一直是铜雕艺术界的传奇人物。大家都知道,铜是做铜雕的基础材料,而铜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意和创作。 某年,铜价突然上涨,整个市场掀起了一股铜材抢购的热潮。面对铜价的飙升,许多铜雕师和铜制品商人纷纷把手里的铜原料抛售,趁着价格高涨获利。 而朱炳仁,却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感到困惑的举动——不仅没有卖出自己库存中的铜材,反而开始四处购买更多的铜。 “他是不是知道铜价会涨得更高?”这个疑问在业内几乎成了流行的猜测。 很多人看着他一脸沉稳的神情,心里却在想,他一定知道些什么内幕消息,或者他对铜的需求量很大,才会这么坚定不卖反买。 可就在铜价不断飙升的那几个月,朱炳仁一直没有卖出一丝铜,反而卖掉了几处房产,借机筹集资金继续大量购买铜。 “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有的人忍不住议论纷纷,认为他这是在赌铜的价格会继续上涨,或者他藏有一些别的秘密。 大家都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觉得他的举动像是做了一场赌注,却无法判断他到底是聪明的投资者,还是失落的艺术家。 铜价继续上涨几个月后,忽然有一天,铜价开始暴跌。那些在铜价高峰期卖出铜的人,尽管赚取了不菲的利润,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的得意。 然而,朱炳仁却并没有表现出一丝担忧。 面对铜材价格的大幅下跌,他依然稳如泰山,不慌不忙。 大家都以为他会开始出售库存的铜材,趁机把损失弥补回来,但他依旧没有动用手中的铜,甚至更加坚定地去采购更多的铜原料。 有一次,同行中的一位朋友忍不住问他:“朱师傅,您这是怎么回事,铜价都跌成这个样子了,您怎么看?” 朱炳仁笑了笑,淡淡地说道:“我要在西湖旁边建造铜屋。” 有一次,朱炳仁在西湖边漫步,凝视着湖水与远山,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构想:“我要在西湖旁建造一座铜屋。”这个想法乍一听令人难以置信。 在人们的印象中,铜制品大多是工艺摆件,雕像或建筑构件,很少有人会设想一整座屋子都用铜来建造。 朱炳仁却有自己的理由。他希望通过这座铜屋,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一座具有江南风情的艺术空间,同时传递出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建造成本太高,而且铜屋在潮湿的西湖边可能难以长期保存。 但朱炳仁却不为所动。他从年轻时起便对铜工艺情有独钟,并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掌握了炉火纯青的铸铜技术。 他深知,建造铜屋的过程异常艰辛。从设计到选材,从工艺到细节,朱炳仁事必躬亲。 为了解决铜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的问题,他多次组织团队进行实验,最终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的防锈技术。 在建造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他甚至将工作室搬到工地旁,每天都亲自检查每一个工序。 铜屋建成后,远看,它的整体结构宛若一座古典江南小楼,透露着雅致和秀美;近观,它的每一片铜瓦、每一扇门窗都散发着铜特有的温润光泽。 就在外界以为朱炳仁会借此机会大赚一笔时,他却宣布,这座铜屋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消息传出后,许多人感到惊讶甚至不解。 一位友人劝他说:“你为了这座铜屋倾尽心血,投入了这么多资源,怎么能免费开放?” 朱炳仁淡淡地笑着回答:“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这座铜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004年,浙江有个人在得知铜价从每吨3万元涨到8万元的时候,果断把家中积蓄,加
牧童的娱论
2025-01-08 15:06:5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