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当张作相奉张作霖之命率五个师出关时,接到参谋长密报:“不好了,郭鬼子反了,带着七万大军已从滦州开拨,正向山海关杀来。” 张作相之所以率部出关,是因为张作霖得到消息,冯玉祥的国民军正在频繁调动,似乎有进攻直鲁的企图。张作霖担心直隶军务督办李景林、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抵挡不住国民军,编组了奉军第五军团,由结义兄弟张作相指挥,出关助战。 本来,张作霖是无需增兵入关的,因为奉军的第三军团,就部署在天津一带。该兵团有七万余人,由张学良任军团长,郭松龄任副军团长,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兵员素质及数量,都是奉军各军团中拔尖的。 但因掌握军团事务的郭松龄,近来举动异常,引起张作霖的怀疑,下令第三军团主力向滦州集结,做好入关休整的准备。 第三军团若撤走,奉军在直隶的兵力显然无法和国民军对抗,张作霖便组建了第五军团。第五军团的实力,比之第三军团是大不如的。 由于部队是临时拼凑的,张作相能指挥顺手的,只有他兼任师长的十五师。 张作相还有吉林军务督办的头衔,因有事务处理,便让军团参谋长毛遇风、参谋处长王之佑等人去山海关组建军团部。 11月25日,毛遇风、王之佑正在房间闲聊,突然一个五十多岁、穿着奉军校官军服的人闯进来,问道:“你们是老帅亲近的人吗?” 毛遇风说:“我们不敢夸口说和张大帅多熟,但张作相军团长,可是大帅的结义兄弟。” 校官说:“我是赵恩臻师长派来的,让我务必把消息传到奉天。” 毛遇风问:“出什么事情了?” 校官说:“郭鬼子反了,几万大军就要杀向山海关了。” 毛遇风、王之佑大惊失色,连忙向这个校官追问细节。原来,郭松龄在21日中午,召集第三军团团以上军官在滦州火车站开会,宣读了讨伐张作霖的通电后,让众人签字。 大部分人都签字了,但还有四个师长赵恩臻、高维岳、齐恩铭、裴春生及部分军官共三十余人拒绝签字,郭松龄下令将他们带走。 这个校官在会后,跑到天津,乘坐一辆列车来到了山海关报信。毛遇风、王之佑了解情况后,为了确认消息的真实性,一面派人去打探滦州的情况,一面去电张作相。 11月27日,被扣押的师长齐恩铭的儿子齐家桢跌跌撞撞来到山海关,对毛遇风、王之佑说:“姜登选被郭松龄给枪杀了,灵柩埋在滦州城墙下。” 毛遇风问:“姜督办怎么会落到郭鬼子手里?” 齐家桢说:“姜督办乘去奉天的火车经过滦州时,被郭松龄强行扣下后杀掉了。” 正说话间,一个军官进来报告军情,说郭部的第五军军长魏益三,已指挥几个团的先头部队到了万家屯,切断了第五军团的退路,并将电话线剪断。傍晚时分,郭军进攻山海关,郭奉大战打响了。 张作相得到消息后,通知毛遇风、王之佑,让带着山海关的部队后撤至锦州的连山一带布防。28日,在守军撤退后,郭军占领山海关。 毛遇风、王之佑率部退到锦州后,去葫芦岛见了张学良、张作相。在交谈中,王之佑忍不住问张学良:“军团长,郭鬼子搞这一出,你事先是否知道?” 郭松龄和张学良亦师亦友,一直充当副手的角色。这次郭松龄骤然起兵,奉军将领大都认为张学良或多或少是知情的,猜测他是幕后主使的也大有人在。 在郭军占领山海关后,张作霖不住的大骂张学良,不过在获悉张学良并未牵扯其中后,还是派他去锦州,与张作相共同指挥第五军团,在锦西的连山构筑防线,迟滞郭军前进。 第五军团号称五万之众,但大部分都掌握在阚朝玺、汤玉麟、于琛澂手中,这三人见郭军不到一天就夺占了山海关,自觉难以抵挡,暗中派代表去联络郭松龄,指令所部按兵不动。 由于将领们各怀鬼胎,军心不齐,在郭军主力强攻连山时,除了张作相的基本部队十五师进行了较为顽强的抵抗外,其余部队一触即溃。张作霖给予极大期望的连山防线,不到五天都全线丢失了。 12月5日,郭军占领锦州。消息传到奉天后,张作霖惊慌失措,一度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就在这时,郭松龄这边出现了麻烦。 郭松龄起兵前,和冯玉祥、李景林订立了反奉联盟,但国民军在郭军占领山海关后,突然进攻李景林,暴怒的李景林将本该运给郭军的七万套冬衣扣下。 为防备重新倒向奉系的李景林从背后偷袭,郭松龄只得让魏益三的第五军回守山海关,指挥剩下的五万多人向奉天开进。 阚朝玺、汤玉麟、于琛澂向郭松龄示好,遭到冷遇后,为了避免战败后失去地盘兵力,对郭军的作战变得积极起来。 当郭松龄率部到巨流河时,对岸的张学良、张作相已重新聚集了六万大军,这是两军最后的决战。
1925年11月,当张作相奉张作霖之命率五个师出关时,接到参谋长密报:“不好了,
史记峰会
2025-01-07 23:17:24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