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年,朱棣生了场大病。三子朱高燧趁无人注意,偷偷将一包毒药撒进父亲碗中,随

甜蜜游记 2025-01-07 16:48:32

1423年,朱棣生了场大病。三子朱高燧趁无人注意,偷偷将一包毒药撒进父亲碗中,随后邪魅一笑。可突然,几个侍卫破门而入,“唰唰唰”好几把冰凉的大刀一下子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永乐时期的北平城中,一场波澜壮阔的权力之争正在上演。这场争斗的主角之一,就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 朱高燧出生于洪武十五年,是朱元璋的第15位孙子。他在北平城长大,与其两位兄长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 作为幺儿的朱高燧最受母亲徐皇后的宠爱,整日陪伴在母亲身边。在北平王府中,他展现出与父亲朱棣相似的勇武品质。 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朱允炆开始大规模削藩。朱棣被逼无奈,在姚广孝的建议下决定起兵反抗。 年仅十六岁的朱高燧随父参与靖难之役,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这场持续四年的战争最终以朱棣登基称帝而告终。 永乐二年,朱棣正式确立太子之位。他将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次子朱高煦封为汉王,三子朱高燧封为赵王。 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后,获得了彰德(今河南安阳)为封地。但由于北平无藩王镇守,朱棣特意安排他暂居北平,并赋予其管理政务的权力。 随着时间推移,朱高燧逐渐与二哥朱高煦走得越来越近。两人为了谋求太子之位,开始频繁构陷太子朱高炽。 在徐皇后在世期间,兄弟二人的行动相对收敛。但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后,他们的行动变得愈发明目张胆。 朱高煦多次向朱棣请求增加兵力,还自比李世民。而朱高燧也开始频繁针对太子宫中的官员,致使多人获罪入狱。 永乐七年,朱高燧的一次谋反计划暴露。朱棣大怒,当即处死了赵王府长史顾晟,并褫夺了朱高燧的冠服。 幸运的是,太子朱高炽为弟弟求情。朱棣这才没有将朱高燧贬为庶人,但这次事件让朱高燧不得不暂时收敛。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朱高燧表面上低调行事。甚至连朱棣都称赞说他有所改变。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京城天气炎热,朱棣突感不适,卧病在床。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赵王朱高燧的耳中。 朱高燧认为,若想继承皇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获得传位诏书和等待朱棣驾崩。于是他开始密谋一场大胆的计划。 在这场密谋中,朱高燧找来了四个心腹,分别是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官王射成、内侍杨庆和杨庆的养子。这四人各有特长,能在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的计划是先伪造一份传位诏书,内容包括废除太子朱高炽,改立赵王朱高燧为太子。之后再伺机在朱棣的饮食中下毒。 在朱高燧的筹划中,这次行动必须一击即中。一旦朱棣驾崩,内侍立即拿出诏书,朝廷大臣还未反应过来之际,他就能顺利登上皇位。 孟贤作为这次行动的主要执行者,为了让计划更加周密,他找来了自己信任的谋士高以正参与谋划。高以正在北平军中颇有人脉,能为行动提供便利。 然而,高以正有一个亲家名叫王瑜,此人在北平军中担任总旗。高以正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将计划告诉了王瑜。 王瑜得知这个惊天密谋后,并未立即表态。他仔细权衡利弊,最终选择向朱棣揭发这个阴谋。 朱棣接到密报后,立即派人逮捕了孟贤。在搜查孟贤家中时,果然发现了已经伪造好的传位诏书。 震怒的朱棣将诏书扔在朱高燧面前,质问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朱高燧当场惊慌失措,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正当朱棣准备严惩朱高燧之际,太子朱高炽再次挺身而出,为弟弟求情。他表示这些事情都是下人所为,朱高燧并不知情。 朱棣最终没有处死朱高燧,但下令将他严加看管。参与此事的孟贤、高以正等人全部被处死,而告密的王瑜则被提拔为千户。 朱高炽登基后,没有追究三弟的罪责,反而增加了朱高燧的俸禄。同时允许他前往封地彰德就藩。 为了表示诚意,朱高燧主动上奏,将自己在常山的左右二卫献给朝廷。朱高炽只收下了常山中护卫,把仪卫司留给了赵王府。 然而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驾崩了,他的长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朱高燧看到了新的机会。 宣德元年,朱高煦在安陆发动叛乱,试图效仿当年朱棣夺取侄子的皇位。在叛乱之前,朱高煦曾秘密联系朱高燧寻求支持。 朱高燧没有直接答应朱高煦的请求,但也没有向朝廷举报。他选择静观其变,等待局势明朗。 朱瞻基亲自率军讨伐朱高煦,仅用两个月就平定了叛乱。朱高煦全家被押解回京,失去了一切权力。 在班师回朝途中,户部尚书陈山建议趁机讨伐朱高燧。许多大臣包括杨荣、夏原吉都支持这个提议。 同时,朱瞻基还赐给朱高燧一份玺书,表彰他的忠贞。这既是警告,也是给朱高燧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朱高燧从此彻底收敛,不再涉足朝廷政务。他在彰德安心生活,最终在宣德六年病逝,享年五十岁。 朱瞻基为朱高燧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赐谥号"简"。从此,赵王一脉开启了长达两百余年的安稳生活。 在明朝后期,赵王府多次参与赈济灾民,得到朝廷嘉奖。这个曾经野心勃勃的藩王府,逐渐成为地方上一支重要的稳定力量。 直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彰德府。第十四代赵王朱常㳛在反抗失败后,全家遭到屠戮。

0 阅读:3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