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杜聿明部趁夜撤退,途中与邱清泉部激烈交火一夜,天亮才发现是自己人,杜聿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1-07 16:33:12

淮海战役,杜聿明部趁夜撤退,途中与邱清泉部激烈交火一夜,天亮才发现是自己人,杜聿明几十年后依然不解交火的原因。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开始后,在我解放军于双堆集合围黄维兵团,国民党徐州东线已完全暴露,国民党在徐州的30万守军随时有被合围的可能。 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下令由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指挥30万徐州守军放弃徐州,向西南方向撤退。 然而杜聿明在撤退途中又接到蒋介石命令,要求他们向东南出击,解救黄维兵团,最终导致杜聿明麾下的3个兵团于12月4日被围在陈官庄地区,自此无力回天。 然而在杜聿明大军被合围前一个夜晚,徐州“剿总”司令部前发生的一场混战,一直让杜聿明困惑不解,并贻误了撤退的战机。 在浩瀚的淮海战役军事上,也许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插曲,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是这却是杜聿明的一个心结,他在几十年后的回忆文章《淮海战役始末》中,还特意提及这场混乱,希望能够找到答案。 原来在杜聿明率部从徐州撤退后,在12月3日晚上,杜聿明的司令部与第2兵团邱清泉的司令部先后到达孟集附近宿营。 这早就是参谋本部再三确认过的事情,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晚上的时候,两个部队却劈里啪啦打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发现是自己人打起来。 杜聿明对于这次混战在回忆录中写道:“弄得国民党军草木皆兵,敌我不分,彻夜混战。甚至指挥部及第二兵团所驻的孟集内外亦发生混战,战斗一直打到我住的房屋门口。直到4日拂晓前后始渐形沉寂。这一夜混战究竟是国民党军自相混杀,还是真有解放军打进来,至今回忆起来还是一个谜。” 杜聿明几十年都没有解开的疑惑,其实中共早有答案,这一场混战发生的恰到好处。 1948年12月3日晚,杜聿明部按照计划撤退到孟集村。 当天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再加上是大部队撤退,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灯火管制。 再加上孟集村本来人就不多,哪里装得下这么多的国民党军,在抢占了所有的民房后,还没有抢到民房的官兵便仓促在野外搭起临时帐篷。 在杜聿明指挥部外围是负责警戒的警卫团,而在警卫团的旁边是装甲兵团。 大约是夜晚十一点钟左右,奔跑了一天的国民党士兵已经熟睡时,突然外面枪声大作,警卫团狙击连驻地突然响起噼里啪啦的枪声,同时还有跟着喊:“共军进来啦!快打呀!” 当时的国民党军已经如惊弓之鸟,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惊吓,当即穿上衣服,拿枪就打。 装甲兵团那边听到警卫团这边的枪声后,也慌乱起来,立刻进行射击。 警卫团狙击连左侧的重机枪连和右侧的5连,听说解放军来了,又听到从装甲兵团方向传来的枪声,立刻开始向装甲兵团方向射击。 因为过于慌乱,大家都以为是解放军进来了,一场混战打得是难舍难分,直到天亮时,才发现不对劲,哪来的解放军。 混战结束后,清点战场,发现装甲兵团的车辆被打坏10余辆,几十人伤亡,狙击连及其他连配发的子弹也都打光了。 最重要的是士兵们打了一天,早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行军。 事后杜聿明的司令部和第2兵团追查交火的原因,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 杜聿明的侄子、警卫团特务营营长杜宝惠也说:“共军到了,不打就会冲进寨子。” 再加上第二天,整个杜聿明兵团都被包围,谁还有心情查这点事,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必然是最先开枪的部队搞得事情,也就是狙击连。 谁也不知道狙击连连长顾伯衡和连部文书刘进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 在11月30日,杜聿明率部撤退时,两个人就计划好:“瞅准时机搞它一下,叫他们乱上加乱。” 在逃跑中,国民党官兵本来就如惊弓之鸟,第一天宿营和第二天宿营时,都胡乱放枪,一直枪声不断。 见到这个情况,顾伯衡和刘进商量:“敌人混乱一团,胆颤心惊,我看可以乘机搅它一下。”“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打起来。” 最好的时机就出现在12月3日晚上,当天不止有杜聿明的司令部,还有邱清泉的第2兵团指挥部进入孟集村,而狙击连的对面是第2兵团的装甲兵团。 于是两个人就决定拿装甲兵团开刀,刘进建议说:“等到夜深时,我们俩出去查哨,在不同的方向鸣枪。然后,迅速返回连部,就说共军进来了,命令全连赶快射击。” 顾伯衡完全赞同:“好,就这么办。” 在两人的一番策划下,就出现了徐州“剿总”司令部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混乱局面。 顾伯衡和刘进还不满足,甚至设想直接率领狙击连活捉杜聿明和邱清泉,举行火线起义,但是鉴于狙击连人数较少,也不完全都倒向革命,但是起义不成,自己的身份反倒是暴露了,权衡利弊后,他们才没敢冒险。 倒是在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知道此事后,颇为惋惜地说:“太可惜了,要是狙击连提前和我们联系。我派一个团过来,把杜聿明和邱清泉活捉了,后面的战斗就不要打了!可惜可惜!”

0 阅读:141
每日一段历史

每日一段历史

讲述大国崛起,弘扬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