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用IPO的方式退出,每年对于美国来说,也就是大几十起的规模,而后期投资,PE甚至占比是小几十期。放到中国,这 个数字不会多,因此,以IPO为退出的标的,肯定要千挑万选,控制好估值。
其次,IPO有IPO的口味,有些项目天然就是IPO的项目,有些项目诞生就是为了并购准备的。
美国市场的并购退出,从数量上是IPO退出的3-4倍,每年IPO也就是100-200家。请记住这个数字。大漂亮国的实际数据,可能都是被大A监管层参考的。
因此,干了这么多Pre-IPO项目,大量的是IPO不了的。估值按照对标上市公司搞上去了。建摩天大楼,成了烂尾楼,就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