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 李明德回复网友挣不到钱从自身找问题 的相关争吵非常有趣,但是直播送礼物的平台并不在微博。
🔻说明一个道理,很多人下意识认为微博是个用来讲道理、满足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地方,但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画像不是这样的。那些个什么“道家军”、“家人们”的有活力团体,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很多微博用户与它们很难做到互相理解,人家也不需要你们的理解。
🔻这些平台主打的其实是为社会边缘群体提供情绪价值,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两种底层需求: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一种赛博意义上的底层结社自保,因为围绕在主播的图腾身边,他们从原子化的边缘个体而成为了被主播图腾锚定的家人,抱团取暖,虽然个体支付能力很低,但是基数大,反而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直播间蹦出来的财富神话。
🔻这也是微博变现能力不如这些平台的原因:大家笑人家没文化,人家会说,要的就是没文化,没文化不等于智商低呀。
🔻就好像精神小妹为什么都找精神小哥?因为学历越高越无趣,就是特别纯粹的冲动,交流的也不是文学和哲学,就是一个眼神。要知道,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感和归属感两种底层需求之下,可还有一种生理需求啊。马斯洛本人1942年在谈到“爱”的需求时就指出:“现在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爱并不等同于性。性可以作为一种纯粹的生理需求来研究。”(One thing that must be stressed at this point is that love is not synonymous with sex. Sex may be studied as a purely physiological need)
🔻对于满口“家人们”的主播来说,冲动好啊,冲动才会创造“暴富神话”。
🔻很难讲娱乐明星向直播网红的跨越是向上还是向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明星一定会羡慕能纠结起赛博雅库扎的那类主播们,因为它们甚至不怕脱粉回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