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间听到两个同事聊天,女的说:“听说没,咱以前那个同事家儿子刚提了副科。” 男的说:“啥时候的事?” 女的说:“就上一个月的事。” “他家孩子有多大啊?结婚了没有?”男的问, “没结婚,人家95后,还不到三十。”女的说。 “他家儿子不是在很偏远的那个啥地儿上班了?啥时候调回来的?”男的又问。 “人家早把儿子调回来了,这不这次又提拔了,在咱们这小县城里最年轻的副科。”不知道女人是在羡慕还是嫉妒。 “他儿子上的也不是什么好大学吧?”男的好奇心还挺重,接着问。 “诶呀,你知道啥!现在这就不说上的什么大学,只要本科毕业就行。”女的好像啥都知道。 ...后面俩人还絮絮叨叨了一大堆,感觉不太积极向上。 忽然就想到了朋友,八零后,那个时代真材实料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单位上班,工作兢兢业业,材料写了十来年,奖状领了一大堆;信访管了好几年,处理很多棘手问题,年年优秀;下乡蹲点三四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到不惑之年才提了个副科,他这个副科之路啊,走的是让所有人心悦诚服,也让人望而却步,比较艰难。 对比一下,只怪朋友没有生在当下这个时代,要不早飞黄腾达了。
昨天偶然间听到两个同事聊天,女的说:“听说没,咱以前那个同事家儿子刚提了副科。”
德尧谈事
2025-01-04 19:27:34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