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处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西山。西山宛如一位娴静的女子,静静地守望着这座城市。站在海埂公园的滇池岸边遥看,西山立马变身为一尊睡美人。她像一个仰卧的少女,长长的头发浸入滇池水中。清晰的头部和下巴的轮廓,特别清晰。睡美人与滇池的美景浑然天成,饶有趣味。 还记得八六年春天,昆明兄弟单位那位看上去憨厚的副总,带着我们一起游玩时,指着睡美人给我们介绍时的略略羞涩。那时候的人,说起睡美人的脑袋、眉眼、胸部时,不像如今理直气壮。 美人宜远观。美景要细赏。一步步近了西山。我知道,在昆明的西山风景区怀抱里,有一处让人心生敬仰的地方——聂耳墓。这里不仅有风景如画,还有松柏森森,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长眠之地。 聂耳,为音乐而生的精灵,云南人。他的名字如同璀璨星辰,在音乐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聂耳墓就静静地坐落于西山之中,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故事。他的生平与音乐成就,仿佛是两极一样。至今传唱不衰的《翠湖春晓》《毕业歌》《开路先锋》等进步歌曲,还不是他的代表作。 你可以不知道聂耳,但一定知道我们新中国铿锵有力的《国歌》。这是聂耳根据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谱写的曲子。田汉在谱写歌词期间,被国民党特务追捕入狱。聂耳是田汉的朋友。得知田汉被捕,主动接下谱曲任务。他为朋友的命运担心,在悲愤义愤中谱写的歌曲,充满激烈的情感。 一九三五年四月,聂耳接受组织安排,取道日本到苏联学习。七月十七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于海浪中,年仅二十四岁。两年后,骨灰被运回国内,安葬在滇池湖畔的西山。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四年,聂耳墓被重修。墓碑上镌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几个大字,遒劲有力,表达着郭沫若对聂耳的尊敬。 一九八零年,聂耳墓被迁建到现址。整座墓主体像一架琴盘状。墓穴为琴颈,墓道上有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墓道上的二十四级石阶,寓意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琴盘顶部,七块晶莹的墨石上,横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庄严肃穆。 站在墓前,望着这片被松柏环绕的静谧之地,耳边好像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心中在想,他真是个音乐天才。二十三四岁,现在还有一定比例的“巨婴”,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很多已经功成名就了。 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九一二年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清寒的医家。仅仅几岁父亲殁了,靠母亲抚养长大。他自幼喜爱音乐,能奏多种乐器,中学时代加入了共青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一九三零年,聂耳来到上海,在一家商号当店员。小提琴,他拉得尤其好。在上海,他结识了田汉等左翼文化人,接触并投身于左翼音乐运动。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了! 站在西山上,欣赏周边壮丽的风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远处缭绕的云雾,共同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满是负离子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昆明西山,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海埂公园看到的睡美人,在西山找不到端倪。行走着,由不得暗想,这一步是走在了“美人”的哪个部位?那些和自己一样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游玩的人,为了什么? 西山独特的魅力和自然风光,是重要因素。聂耳的精神力量,也是重要因素。虽然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可聂耳那些好听的、带了时代特征的音乐,每一首听了唱了,都会热血沸腾。 聂耳的音乐,如同西山的清风吹拂着。 他的塑像,定格了他青春的年华。故乡的西山,是他音乐的舞台,他的梦想与追求,从这里出发。他人生的最后,又回到了故乡。 在西山的怀抱中,聂耳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它不仅仅是一座墓,更是一种精神,激励着当下的人。他好像对每一个停留在墓前的说:“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并且一往无前地去追逐”。 西山的风光,美丽永远。聂耳留下的旋律,永恒存在。
在昆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处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西山。西山宛
扬州大兔子
2025-01-04 07:50: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