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曹操俘虏陈宫,处死之前戏弄他:“你一死,你的妻子怎么办呢?”陈宫想到美貌的妻子,说了一句话,曹操听后心中暗骂:贼子,我中计啦! 公元189年,为躲避董卓追杀,年轻的曹操从长安一路东逃。逃到中牟县时,曹操被当地人发现并捆绑押送。 在押送的过程中,中牟县令陈宫见到了这位年轻俊杰。二人交谈之后,陈宫被曹操的博学多才所折服,更被其报国之志所打动。 陈宫当即释放曹操,并辞官追随。二人结伴东行,共谋抗击董卓的大业。 在逃亡路上,二人投奔故交吕伯奢避难。吕伯奢热情款待,但夜里曹操却突然提议离开。 陈宫不解其意,而曹操解释说担心吕伯奢会告发他们。不顾陈宫反对,曹操带人返回,杀害了吕伯奢全家。 曹操面对陈宫的质问,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刻,陈宫看清了曹操的真面目。 二人分道扬镳后,陈宫投奔了吕布。此时的吕布已经背叛董卓,占据兖州,与曹操对峙。 在陈宫的辅佐下,吕布多次击退曹操的进攻。最著名的一次是徐州之战,陈宫为吕布设计了完整的防御计划。 此时的曹操刚刚失去家人,正带兵攻打徐州。陈宫念及旧情,前去劝说曹操收兵。 然而曹操早已不是当年的落魄书生,他对陈宫的背叛心怀怨恨。不仅拒绝了陈宫的请求,还当众羞辱了这位旧友。 从此,陈宫彻底死心,全力辅佐吕布对抗曹操。他为吕布设计了多个军事计划,让曹操多次无功而返。 直到公元199年,吕布在下邳城被曹操和刘备联军围困。陈宫提出了出城断粮、分兵作战的计策,但吕布犹豫不决。 最终,吕布被困于白门楼,这场持续十年的曹陈对决也走向了终点。昔日的知己,终究成了生死相向的对手。 公元199年冬,下邳城内粮草殆尽,守军士气低落。吕布被困在白门楼,众将纷纷劝降。 陈宫作为吕布的首席谋士,此时已被曹军俘获。在白门楼上,曹操亲自提审这位昔日的故友。 曹操先开口问候:"公台别来可好?"这声"公台"是陈宫的字,显示出二人曾经的亲密关系。 曹操接着问道:"你为何要投奔吕布?"这个问题道出了十年来的积怨,也暗示了陈宫的"不忠"。 面对曹操的质问,陈宫并未辩解,只是神色平静地站立。这种沉默更显示出他的坚定。 曹操又问:"以你的才智,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这句话既是讽刺,也透露出惋惜之意。 审问至此,曹操突然话锋一转,问起陈宫的家人。他提到陈宫年迈的母亲和妻子,暗示可以优待他们。 陈宫立即回应:"将军若能善待老母,妻子便托付于将军。"这句话看似示弱,实则暗藏玄机。 陈宫深知曹操善于收揽人才,常以仁孝之名招募贤士。他借此机会,既为家人谋得生路,又给曹操设下道德枷锁。 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当年的落魄青年,而是坐拥数州的诸侯。但他依然无法拒绝这个请求。 陈宫这一招看似简单,实则高明。他利用曹操爱惜人才的性格,为家人找到了保护伞。 同时,他也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即使是枭雄如曹操,也需要维护仁义道德的表象。这既是对家人的保护,也是对曹操的约束。 在这场生死对话中,陈宫始终保持着谋士的智慧。他没有求饶,也没有辱骂,而是用最后的机会完成了自己的谋划。 对于曹操来说,这场对话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既想收服这位旧友,又对其背叛耿耿于怀。 最终,陈宫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这场对决。他以死明志,却用智慧为家人谋得了生路。 陈宫在白门楼上对曹操说:"请速速处死我,以明军法。"说完这句话,陈宫昂首走向刑场。 《三国志》记载,陈宫走向刑场时,曹操含泪相送。但陈宫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 这一幕成为三国历史上最感人的场景之一。一个是带兵十万的诸侯,一个是即将赴死的谋士,二人之间却有着道不尽的往事。 曹操对陈宫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复杂立场。他既要维护军法,惩处背叛者,又要展现仁德,善待功臣家属。 在陈宫死后,曹操确实信守承诺,优厚地对待陈宫的家人。这种待遇远超其他战败将领的家属。 陈宫的母亲和妻子不仅得到了保护,还获得了丰厚的赏赐。这印证了陈宫最后的谋划确实奏效。 曹操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认为这证明了曹操确实重情重义,也有人认为这是他笼络人心的手段。 但无论如何,陈宫以死换来了家人的平安,这是他最后的胜利。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选择,用智慧保护了自己的亲人。
公元199年,曹操俘虏陈宫,处死之前戏弄他:“你一死,你的妻子怎么办呢?”陈宫想
历史有小狼
2024-12-31 19:01:50
0
阅读:819
用户10xxx11
陈宫一点也不高明,应投后,退隐
真_巍巍无双
曹操的命是陈宫救的。最落魄时,也唯有陈宫一人伴随左右。肯定是曹操一辈子难忘之人!只要陈宫服软,曹操怎样都会放他一命!但陈宫硬气,只字不提,慷慨赴死。令人唏嘘。